這李紈院子裡,少有家生子來,有點路數的都奔著有油水的處所去了。反正老太太太太也不會嫌服侍寶玉的人多,鳳姐樂得做好人,自不攔著。這個妙兒是賈府裡深根的家生子,這家姓喬,倒是不顯山不露水的。
佟家的大兒子身子不好,都到了年紀了也冇能在府裡謀個差事,最聽不得人說死啊活的,一聽這話就抄起傢夥來要打。金婆子也不是怕事的人,一邊抓撓,一邊口裡還是棺材、報應地說個不休。
素雲也笑道:“碧月這是被妙兒的賬驚著了。常日兩錢銀子隻得兩包糕,今兒得了五六包,還儘是好的。這妙兒還本身說了落下了很多賞錢。隻我們碧月不會算,若算上那塊帕子,但是虧地底兒掉!”
妙兒便道:“這糕廚房上也不是做的,都是打外頭買,何必要過他們一手?不如我去外頭買罷了。”
妙兒笑道:“姐姐便派了我就是,我自有體例,若買來不好姐姐儘管罰我。”
常嬤嬤歸去了自不會提這事,跟著來的幾個婆子裡不免有嘴碎的,便悄聲群情起來。“這又有甚麼希奇的,還不是二老爺的大宴給鬨得。”說話的倒是一個小丫頭,剛分到這院裡不久的,取個名叫妙兒。
有婆子又問:“能有些甚麼好東西?那些雞鴨魚肉的都煮了切了的,他們拿多了還能都給吃了?”
問閆嬤嬤道:“如何有這很多?”
閆嬤嬤笑道:“他們做買賣的,摸著了哥兒的性子,曉得好這些書,常日都留意著。這不,我一說,清算清算就得了這麼些。”
這麼一層層下來,剩下的冇人吃的就冇甚麼好東西。恰好此次二老爺大宴,請的都是外頭的大廚,開了票據備了料,也是豐豐富富的。好些東西又是我們府裡平常不大用的,這麼一來,采買的是好賺了一筆。
妙兒點頭道:“幾位媽媽都是誠懇當差的,不知那些奸猾的手腕。甚麼吃不上?碧粳米的飯、胭脂米的粥、新奇的鹿肉糟香的野雞,有主子一口就能有他們一口,說句不好說的,便是冇有主子們那口,他們也能給本身留一口半口的呢!”
賈母這幾日都飲食不思,也不要人前去服侍,李紈便留黛玉和三春一起用飯。探春本日去王夫人處與寶玉一起陪王夫人用飯,就剩了黛玉迎春和惜春,李紈便讓常嬤嬤去廚房安排菜色。常嬤嬤取了銀子,走到大廚房外,便聽得裡頭吵嚷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