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奇特的是,魏大人卻一眼看到了他,還將他招到身邊說話,“你就是白立?”
“那此事定下來了?”
白老爺意有所指的道:“我們傅縣令誌向高遠,想要更進一步。”
白老爺起首想到了傅縣令,但他不敢說,“不知是誰?”
“還冇有,魏大人明天剛到的巴西,本日與人出去巡查去了,明天能夠還要再去彆的縣看環境,你跟著一起嗎?”
倆人喝了半個早晨的酒,第二天一早便趕去城門口調集。
白老爺點頭。
說到這兒他就滿腹怨氣,道:“時至本日我已經給了五次捐了。”
左彥明就明白了,他眼睛一亮,湊疇昔抬高了聲音問,“你說,是不是他?”
“行吧,不說就不說。”
朋友就笑道:“那我們就一起跟著去,對了,你們羅江縣的環境如何?”
魏大人笑問:“聽聞此次受災,你不但全麵了上麵耕戶的地租,還捐了很多賦稅給受災的百姓?”
白立鬆了一口氣,低頭回道:“這都是白或人應當做的。白某居住在羅江,收支來往皆是鄉鄰,總不能眼看他們受災而無動於衷吧?不過是略儘微薄之力罷了,杯水車薪,要想幫他們,恐還得傅縣令,刺史大人和大人如許的人脫手才行。”
朋友便獵奇,“你們這是捐了多少賦稅啊?”
“此次綿州受災是不比外頭嚴峻,除了死傷些人,大部分人家的房屋都保住了,可要緊的是地步裡的莊稼冇保住呀。”他道:“如果減免了賦稅,大師勒緊褲腰帶熬一熬本年就疇昔了,可他不減,光秋稅就能壓死人。本來洪災冇死,倒死在了天災上,他們這是想把綿州也逼如絕境呢。”
隨行的人很多,畢竟免稅但是大事,特彆是家中人丁暢旺,或奴婢浩繁的鄉紳。
白老爺在綿州不如何馳名,主如果他本身挑選住在深山老林裡,名聲不顯,以是他半途加出去,便冇多少人重視。
他抬高了聲音笑道:“但我總感覺這也太巧了,說不定是故意人故意為之。”
左彥明嘖嘖稱奇,“不對啊,我記得你們那位傅縣令也非常愛財啊,咳咳,雖不至於壓榨百姓,但這類東西不遺留一點兒也分歧道理啊。”
朋友喝了一口酒後笑道:“說是魏大人出去賑災時,碰到兩個蹲在路邊的哀鴻談起綿州之事,他們是從綿州出去的,魏大人傳聞這邊也有很多人受災,便臨時決定過來了。”
魏大人笑道:“放心,羅江縣的環境若果然如爾等所言,朝廷必然不會置之不睬的,此次我來劍南道,便是統領賑災之事,哀鴻一日不安設好,我便一日不歸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