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甄石就帶了喬氏和兩個孩子到王家拜見王揎和寧老夫人。寧老夫人見甄元嘉和甄元芳玉雪敬愛,極是愛好,一時細看甄元嘉,倒笑道:“這孩子神情行動,竟然有些像玉孃的。不曉得的,還覺得是親姑侄呢!”
王正卿是查清了統統事情,又呈上給九江王,隻九江王遲遲不重罰唐妙丹,隻禁足了事,也冇聽聞如何懲罰王妃,到底不痛快,這會聽著九江王這番話,終是舒爽了一些。
作者有話要說:更新啦,大師記得撒花鼓勵!
王正卿苦笑道:“過河拆橋的傢夥。”
寧老夫人笑道:“好啦,不過臨時失憶,養些光陰天然記起來了,也冇甚麼大不了。且你隻是不記得這些人這些事,一肚子學問冇健忘就行了。德慶公府的老夫人還跑過來,問你甚麼時候再寫個腳本呢,我也等著。”說著本身先笑了。
寧老夫人想著甄玉連救九江王兩次,這份拯救之恩,九江王是斷斷不能健忘的,自家兒子天然也水漲船高,更得九江王重用。將來九江王成了大事,兒子和媳婦天然是要大大封賞的。一時之間,看甄玉便覺紮眼很多,也不計算她疇前各種失禮之處了。這會聽著她說道還會再寫腳本,便湊趣道:“到時讓三郎給你磨墨去。”
這一天早晨,甄玉正在構思腳本,抄謄寫寫時,立夏就出去稟道:“三夫人,三爺來了!”
胡嬤嬤見狀,曉得問不出甚麼來,隻得作罷。
倉促過了幾天,王正卿忙完手頭積存的事,又帶著甄石去采礦場巡了巡,返來時便跟甄石提及甄榜眼。笑著問些甄榜眼小時候的事,愛吃何物,愛聽甚麼曲等等。
甄玉謹慎放下壺,朝王正卿招招手,待他走近了,便伸脫手摸摸他的臉,笑著道:“趕明兒,我挑一名美人報答你,不使你每晚獨眠。”
王正卿見了甄玉的神采,頓時退一步道:“若不然,先讓我搬過來跟你一起住,早晨共賞這個壺。甚麼時候你想生孩子了,這個壺就歸你。”
金沙庵的庵主早換了人,小尼姑也少了好幾個,到得甄玉走的這一天,來送行的便寥寥無幾。倒是胡嬤嬤提及本來的庵主,還是咬牙,罵道:“虧她也敢,竟然給湯藥加了絕子散,幸虧夫人機靈,當時冇有喝,若不然,要她九條命,都不敷賠的。”
甄石不疑有它,隻覺得王正卿憶及舊友,便提及甄玉生前的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