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契丹,奚人,霫人。室韋,乃至遼東的靺鞨。他們雖都把握鍛鐵這一技術,並且境內也有鐵礦石,但是卻都不曉得如何冶鐵。汗青上契丹真正的強大起來,是在安史之亂後,契丹擄劫了很多漢人,以及攻破渤海國後,取其技術,在東北各族當中,率先學會冶鐵(注一)。契丹以後擊敗了奚部,靺鞨,又有耶律阿保機這等雄主,方纔一崛而起,一發不成清算。
“高爐!”金曹聽了麵有難色,言道,“侯爺朝廷律令方麵。”
李重九此次不再扶了,言道:“一個書辦就如此歡暢,今後你將匠坊辦好了,我還要汲引你為一縣金曹。”
李作匠聽了李重九要任他為金曹,當下看了陳金曹一眼,反而是暴露駭然的神采:“回稟侯爺,小人不敢貪婪。”
本來飛狐縣官方匠坊,範圍不大,最多也是替郡兵修補鎧甲,打磨兵器,替戰馬修馬掌罷了,而眼下李重九遲疑滿誌,他決定先將縣內幾個官方匠坊也是一併併購,歸於官方匠坊。
“多謝侯爺,卑職必定效死。”
李重九將對方扶起,言道:“一時講錯,不過李作匠有話直說,本侯將來但是要大大倚重於你的。”
對於縣內有鐵礦一事,李重九本是非常對勁,但是見一旁的作匠似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不由問道:“李徒弟,有甚麼話直說?”
至於現在東北獨一把握了冶鐵就是高句麗,並也有鐵礦,故而處所文明程度也較高。
為了冶鐵大業,李重九將之前俘虜的王須拔部下五六百人流賊,也一併併入城中匠戶,處理人力題目。他們必須先李作匠的指導下先打鐵築爐,將能夠築好鐵的高爐鑄出。
“這,侯爺既然這麼說了。”金曹躊躇了一下,轉而看向李作匠。
“那為何不購置高爐?”李重九不由又問。
李作匠見李重九如此汲引他,當下惶恐了半日,這才言道:“侯爺有所不知,冶鐵和鑄鐵乃是兩碼事,固然本地有兩個鐵礦,但是冶鐵之法。倒是普通,鐵礦用爐子裡冶出的鑄鐵。如果種田種地尚可,但是如果作為兵刃則顯得太脆。”
李重九這才記起又將當代社會的風俗,帶到當代來了。這期間士農工商,匠人的位置也就比販子好一點。而稱呼徒弟,明顯是以對方為師了。不說這李作匠,一旁陳金曹,另有幾個匠人,都是一副瞠目結舌的模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