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國色_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李重九來到邊郡一段日子,對於長城以北胡人各部冶鐵程度也是瞭然。

至於契丹,奚人,霫人。室韋,乃至遼東的靺鞨。他們雖都把握鍛鐵這一技術,並且境內也有鐵礦石,但是卻都不曉得如何冶鐵。汗青上契丹真正的強大起來,是在安史之亂後,契丹擄劫了很多漢人,以及攻破渤海國後,取其技術,在東北各族當中,率先學會冶鐵(注一)。契丹以後擊敗了奚部,靺鞨,又有耶律阿保機這等雄主,方纔一崛而起,一發不成清算。

這回輪到陳金曹連輪作揖,滿臉都是感激涕零了,郡內對應縣內六曹,乃是六司,彆離是司功、司倉、司戶,司兵,司法,司士。這些都是郡的屬官,李重九雖不是郡守,但以通守身份保舉這些人,也算毫無壓力。李重九對陳金曹,言道:“眼下郡內其他各縣還未光複,你就暫還是暫代縣內金曹一職,儘力做事。”

當下陳金曹,李作匠,不是李書辦二人皆是對,李重九一副誓死效命的模樣。李重九也成心藉助這二人之力,擴大運營縣匠坊的意義。

李重九聽了不由問道:“為何如此?莫非本縣有大量鐵礦石,可冶鐵之術如此糟糕,陳金曹莫非是爾等怠慢之故?”

李重九聞言當下哈哈大笑,言道:“隻要能鑄出高爐便可,至於人手你不消擔憂,要多少我給你多少。”說到這裡,李重九頓了頓言道:“李作匠,我任命你為金曹書辦,兼顧匠坊統統之事。”

突厥人當年乃是柔然人的鍛奴出身。其鑄鐵之術,乃至還賽過大隋,但苦於草原上冇有鐵礦。故而突厥人用鐵隻能通過西域貿易,或者是從草原上彙集隕鐵,以及多年來入侵漢地掠取了,但即使如此鐵器對於突厥人而言。還是稀缺。直到數百年後,蒙前人南下劫奪時,破城後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戶搶鐵鍋。

李作匠上前解釋言道:“回稟侯爺,你錯怪金曹了,並非是縣內怠慢,如果要出上等好鐵,必須采取高爐。我們縣內融鐵之爐。火溫不敷,故而打出的鐵較脆,我們匠人都稱之為綿綿鐵,最多隻能拿來當鋤頭種田種地。”

為了冶鐵大業,李重九將之前俘虜的王須拔部下五六百人流賊,也一併併入城中匠戶,處理人力題目。他們必須先李作匠的指導下先打鐵築爐,將能夠築好鐵的高爐鑄出。

李重九這才記起又將當代社會的風俗,帶到當代來了。這期間士農工商,匠人的位置也就比販子好一點。而稱呼徒弟,明顯是以對方為師了。不說這李作匠,一旁陳金曹,另有幾個匠人,都是一副瞠目結舌的模樣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