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的四位當中,解縉、胡廣是吉水縣人氏,金幼孜是峽江人氏,都屬於吉安府,我們前麵都路過了。”荊竺說道,“另有一名胡儼,南昌人氏,掌管翰林院事件,客歲聖上北伐,胡大人幫手皇太孫留守順天府。”
“哦?!”三人不約而同地一愣。
村邊、橋頭、村尾、岸邊,四人合抱的老樟樹到處可見,富強的枝葉大如傘蓋,偶爾還會從樹冠中傳出幾聲貓叫。
祁玉把白天所見所聞都記錄下來,荊竺幫著彌補,並且對比地形圖一一檢察著那些地名。
“當然冇題目。”荊竺淺笑著迴應道,“這裡也是移民的集散地。”
“我在書上看到過,蜀郡有一個‘都江堰’,是李冰父子在一千多年前修建的,修成以後纔有了‘天府之國’的佳譽。”祁玉說道。
“是的!”荊竺迴應道,“當時這裡的陣勢偏高,莊稼得不到灌溉就會歉收,周大人就帶領著鄉民疏浚河道導引江水,開挖了三十六條水溝,灌溉著萬畝乾旱的地步,吉安府今後變成了魚米之鄉。”
“夜裡我有事可做了,我要把這些都記下來,分發給統統的兄弟們。”祁玉說道,“先生能幫我嗎?”
“就說了這些?”祁玉意猶未儘。
“如果是其他的事情,能夠查閱縣誌或者族譜。”小幽說道,“我們現在返回嗎?”
“山西有‘洪洞縣大槐樹’,北地的移民都是去那邊集散,祁玉應當很清楚了。”荊竺說道,“而江西有兩個集散地:饒州和信州等地的移民集合到北部的‘瓦屑壩’,往鄂州、安慶、徽州分離;泰和地處江西中部,袁州(宜春)、吉安、贛州等地的移民來到這裡集散,往湖南及蜀中各地分離。”
“唐朝末年,天下狼籍,連續呈現了‘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前後用時五十多年,直至宋太祖趙匡胤一統天下。”荊竺說道,“四百五十年前,有一名出任過‘監察禦史’的周矩大人跟著兒子和半子避亂搬家於此,他半子擔負過吉州刺史。”
崑崙和小幽也靠了過來。
“小波說的祭奠活動是如何回事?”祁玉的求知慾很激烈。
二人一起議論著,顛末大大小小的村落,逛逛停停,不時地扣問路人,過了中午便來到了‘鵝頸塘’。
“這個‘槎灘陂’跟那位周大人有關嗎?”祁玉問道。
眼看著要出村了,荊竺讓祁玉在樹蔭下安息,本身信步走向田間地頭,以問路為由跟鄉民們扳談著。
“回吧!”荊竺看了看天氣,“趁便奉告兄弟們,路上多走幾個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