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風雨之國士無雙_第150章 槎灘陂江南都江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一條百丈長的河陂(形狀近似於攔河大壩,高度較低,用於分開河道減緩流速)橫在大河之上,四周山嶺相連,河水由上至下衝落,收回龐大的轟鳴聲,水流顛末門路狀的分流渠後變得輕緩,繞著大小不一的沙洲持續前行,時而會聚時而散開。

“如果是其他的事情,能夠查閱縣誌或者族譜。”小幽說道,“我們現在返回嗎?”

“回吧!”荊竺看了看天氣,“趁便奉告兄弟們,路上多走幾個村落。”

“先生!你和鄉民們聊了那麼長時候,都說了些甚麼?我聽不太懂這裡的鄉音。”

“直接探聽文莊公的動靜分歧適,隻是聊了些風土情麵,我也是連說帶比劃才氣聽懂。”荊竺笑了笑,“這條江叫做‘牛吼江’,橫在江上的河陂叫做‘槎灘陂’。”

放眼望去,滿目翠綠,漫山遍野的馬尾鬆,異化著各種喬木灌木和一簇簇的翠竹,清澈的河水沿著水溝四周奔騰,大小漁船來往於河麵,岸邊另有擔水和洗衣的人,人們打著號召大聲扳談著,坦直的性子一覽無餘。

“我在書上看到過,蜀郡有一個‘都江堰’,是李冰父子在一千多年前修建的,修成以後纔有了‘天府之國’的佳譽。”祁玉說道。

眼看著要出村了,荊竺讓祁玉在樹蔭下安息,本身信步走向田間地頭,以問路為由跟鄉民們扳談著。

“這個‘槎灘陂’跟那位周大人有關嗎?”祁玉問道。

“就說了這些?”祁玉意猶未儘。

祁玉把白天所見所聞都記錄下來,荊竺幫著彌補,並且對比地形圖一一檢察著那些地名。

“當然冇題目。”荊竺淺笑著迴應道,“這裡也是移民的集散地。”

“真短長!”祁玉又咋了咋舌。

“山西有‘洪洞縣大槐樹’,北地的移民都是去那邊集散,祁玉應當很清楚了。”荊竺說道,“而江西有兩個集散地:饒州和信州等地的移民集合到北部的‘瓦屑壩’,往鄂州、安慶、徽州分離;泰和地處江西中部,袁州(宜春)、吉安、贛州等地的移民來到這裡集散,往湖南及蜀中各地分離。”

祁玉下了馬,牽著韁繩和荊竺邁步走入村落,青石板街道兩側的屋子跟富田鎮的幾近無不同,一座牌坊上麵清楚可見四個大字‘旌表尚義’,房屋之間的空位蒔植著碗口粗的香樟樹。

“小波說的祭奠活動是如何回事?”祁玉的求知慾很激烈。

“原覺得能夠很輕易探聽到文莊公的環境,是我想得太簡樸了。”荊竺道,“我問了幾個鄉民,彆離提到了炎陵、永興、耒陽、郴州、桂陽、宜章、寧遠、道州、零陵、永州,另有個寧鄉、安化,歸去對比地形圖看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