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遇亂世_霍去病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歸天,年僅23歲(虛歲)。武帝很哀痛,調遣邊疆五郡的鐵甲軍,從長安到茂陵擺列成陣,給霍去病修的宅兆形狀象祈連山的模樣,把勇武與擴地兩個原則加以歸併,追諡為景桓侯。

長孫

人物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武帝任命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於春、夏兩次率兵反擊占有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區渾邪王、休屠王部,殲敵4萬餘人。俘虜匈奴王5人及王母、單於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120多人,同年秋,受命驅逐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部分降眾事情的告急關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事情者,穩定結局勢,渾邪王得以率4萬餘眾歸漢。今後,漢朝節製了河西地區,為打通了西域門路奠定根本。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家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色彩。“

霍去病是名將衛青的外甥,善騎射,用兵矯捷,重視方略,不拘古法,英勇判定,長於長途奔襲、閃電戰和大迂迴、大交叉作戰。

衛少兒

初度交戰即帶領驍騎深切敵境數百裡,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歸。

衛青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設置大司馬位,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皆加官為大司馬。同時命令,驃騎將軍秩祿(即俸祿)與大將軍不異。漢武帝於建元二年(前139)罷太尉之位,直到設置大司馬位,以代替太尉之職,衛青和霍去病因為有了大司馬這一加官稱呼,得以名正言順地辦理平常的軍事行政事件。

父親霍仲孺

霍去病與孃舅衛青的乾係親厚,兩人固然軍功顯赫,但從不結黨,更不養士(門客),蘇建曾經奉勸衛青養士以獲得好名聲,衛青以為養士會讓天子忌諱,並且作為臣子隻需求奉法遵職便能夠了,何必為求得好名聲去養士呢?而霍去病也跟衛青抱有同一種觀點。從霍去病請立三子封王的上疏也能夠看出與衛青保護太子劉據的分歧態度。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