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與臨床醫護_第四節 革蘭陰性發酵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普羅威斯登菌屬( Providencia)

1.腸道彆傳染:大腸埃希菌是臨床分離的革蘭陽性菌中最常見的菌種,可引發各種範例的傳染,以泌尿係傳染為主,如尿道炎、膀胱炎、腎盂腎炎。還可引發菌血癥、敗血癥、肺炎、腹膜炎、膽囊炎、闌尾炎、術後創口傳染,以及重生兒的腦膜炎等,屬前提致病菌傳染,多見於嬰兒、老年人和免疫服從極度低下者。偶然與類桿菌、糞腸球菌異化傳染,產生的膿液黏稠,有糞臭味。

4.碳青黴烯水解酶:是指統統能水解碳青黴烯類的B一內酰胺酶。跟著碳青黴烯類抗生素利用的增加,由細菌產生碳青黴烯水解酶而形成的耐藥性也在上升。該酶具有更加遍及的底物譜,幾近對統統β-內酰胺酶類抗生素均耐藥。

照顧者:有規複期帶菌、慢性帶菌和安康帶菌3種範例,後者是首要感染源。

弧菌科(Vibrionaceae)

急性細菌性痢疾:又分典範、**型及中毒型;典範的細菌性痢疾表示為腹痛、發熱、大量水樣便,1~2d後轉為少量腹瀉,有裡急後重征象,便中含有大量的血、黏液和白細胞。誌賀菌很少穿過黏膜層進入血液;**型痢疾因症狀不典範,輕易形成誤診和漏診;急性中毒性菌痢以小兒為多見,多無較著的消化道症狀,首要表示為滿身性中毒症狀,由內毒素大量開釋引發,滅亡率高,各型誌賀菌都有能夠引發。

1O高H不高:能夠為疾病的初期:沙門菌屬中其他菌種傳染引發的交叉反應;或H-O變異的沙門菌引發的傳染等。建議l周後複查。如1周後H也有降低可證明為腸熱證。2H高O不高:能夠為疾病的晚期;以往患過傷寒、副傷寒或接管過防備接種;回想反應等。

(1)普通值各地區有所分歧,普通O>1:8O,H>1:16O,A、B、C>1:8O纔有臨床意義;或在疾病初期及中前期彆離彙集2次血清,若第二份血清比第一份的效價增高4倍以上具有診斷代價。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