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與臨床醫護_第三節 革蘭陽性桿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加特納菌(G.vaginalis)是加特納菌屬中獨一的一個菌種。

彆的,結核分枝桿菌對紫外線抵當力差,日光直射4h便可滅亡。固然在70%~75%乙醇中數分鐘即被殺死,但因為乙醇能使痰中的蛋白質凝固,是以不宜用於痰的消毒。

(2)核酸檢測:用PCR法快速診斷結核分枝桿菌傳染。該法特同性和敏感性均大於95%。

(3)抗PPDlgG的檢測:用ELISA法檢測患者血清中抗PPDlgG抗體可作為活動性結核分枝桿菌傳染的快速診斷體例之一。肺結核病人的血清陽性率為80%~90%。

2.嘔吐型:由耐熱的腸毒索引發,於進餐後1~6h病發,患者都有噁心和嘔吐,僅部分有腹瀉,病程均勻不超越lOh。

(3)植物實驗:將標本或培養物製成懸液,皮下接種於豚鼠(1ml)或小白鼠(0.2ml)。都可引發敗血癥。並於1~3d後滅亡。內臟和血液中存在大量有莢膜的細菌。

3.非結核分枝桿菌(NTM):NTM屬於環境分枝桿菌,首要來源於汙水、泥土、氣溶膠。風行病學顯現NTM的傳染率日趨上升。非結核分枝桿菌傳染具有以下特性:

2.普通在診斷細菌性**炎時,常作臨床簡易實驗幫手診斷,不需作分離培養,這是因為無症狀的婦女也常可培養出**加特納菌。患細菌性**炎的婦女**加特納菌呈100~1000倍增加,提示在細菌性**炎中本菌能夠起首要感化。細菌性**炎可導致多種嚴峻的婦科併發症,如子宮全切術後傳染、絨毛膜炎、羊水傳染、早產等,還能引發重生兒致死性和非致死性敗血癥等。

1.標本彙集:皮膚炭疽取病灶分泌物;肺炭疽采納痰液;腸炭疽采納糞便;炭疽腦膜炎采納腦脊液。各型炭疽都可采納血液。

(1)白喉棒狀桿菌:是感抱病白喉的病原菌,感染源為患者及帶菌者,首要以飛沫或淨化的物品傳播。該菌首要以所產生的激烈外毒素致病。白喉棒狀桿菌存在於白喉患者的咽頭氣管及鼻腔的粘膜,幾近呈純培養狀況。彆的偶然於皮膚、結膜、女性**及淺表性創傷傳染部位也可見到。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