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變法:數據治國_番外五第47章雲南勘礦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炸隧道!」北洋軍官抽出西門子磁導鞭,按照皮尺殘留數據算出隧道爆破點。但他不曉得,陳阿貴早在三日前便用算籌完成地質測算,匠人在隧道上方的抗磁砂層中埋入空心竹管,構成「聲波共振腔」。當火藥引爆時,竹管群收回的低頻聲波與磁導波相互抵消,爆炸能量竟被導向荒山野嶺,隻震落幾片崖壁碎石。

滇池西岸的抗磁稻田泛著金屬光芒,這是前清工部匠人留下的「避磁稻」古法蒔植區,田埂下每隔三尺便埋有抗磁砂袋,構整天然磁導樊籬。雲南匠人協會會長陳阿貴蹲在田壟間,用算籌測量稻株間距,籌身刻著《天工開物》中的「磁石避穀法」圖譜——這套傳承百年的技藝,現在正被用來對抗北洋的磁導勘察。

暮色中,鹽井匠人抬著蔡鍔的青銅雕像走來,底座刻著「算理為民」四字。陳阿貴用算籌敲擊雕像基座,聲波經抗磁稻田反射,在山穀間構成「護國軍萬歲」的天然混響——這是操縱《考工記》中的「聲學修建」道理,將淺顯算籌敲擊轉化為擴音結果。匠人步隊中,曾參與滇越鐵路修建的老匠師展開泛黃的《滇南磁導輿圖》,上麵用硃砂標註著統統抗磁礦點與北洋勘察盲區。

遠處,昆明方向的蒸輪船汽笛聲俄然變調,那是周自齊派來的糧船到達。船艙底部的抗磁稻種補助被分裝在竹簍中,每個竹簍都用算籌刻著「耕戰」二字——這是前清屯田製的聰明持續,意味著「以耕養戰,以算製敵」。陳阿貴摸出《西南算理輯要》,書中夾著唐繼堯的密信:「滇土算理,可借天時天時,不成硬抗。」

運糧火車的轟鳴由遠及近,車頭煙囪的漢冶萍「工字」徽記清楚可見。陳阿貴摸出懷裡的「節用」算籌,籌身凹槽內的椰炭粉與田埂抗磁砂產生共振,遠處溝渠俄然決口,渾濁的泥水漫過鐵軌,構生長達百米的抗磁泥漿帶。磁導皮尺刹時失靈,北洋兵士的磁導槍也收回刺耳的蜂鳴聲。

「蔡將軍臨終前說,」陳阿貴舉起算籌,籌身「工」字與遠處唐繼堯第宅的燈光長久共振,「算籌是算糧的尺,也是護國的盾。」匠人將浸過椰炭的算籌插入稻田,這些「抗磁算籌」既是測量東西,也是磁導樊籬的節點——當北洋軍的磁導車碾過,算籌內的椰炭纖維會主動吸附磁導波,使其勘察數據完整失真。

「測量地盤!」北洋軍曹的磁導皮尺剛觸地,刻度盤便猖獗扭轉。他不曉得,整片稻田的抗磁砂袋已按《九章算術》的「方陣術」擺列,構成近似當代「法拉第籠」的抗磁場。陳阿貴起家時,算籌「工」字劃過稻葉,收回隻要匠人能聞聲的蜂鳴——那是告訴鄰田啟動「水鏡陣」的信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