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6月12日,馬六甲海峽的監聽船底艙內,小李趴在監聽設備前,用椰炭算籌剖析北洋密電。耳機裡傳來段祺瑞的吼怒:「給我查鐵錨堂的『工』字旗!」話音未落,電流俄然被《算理歌》的聲波覆蓋——那是上海的蒸汽鯨骨在發送信號,頻次與他父親沉船上的抗磁竹炭完美共振。
「林徒弟,北洋在抓鐵錨堂,」他將算籌浸入海水,椰炭粉末在月光下畫出北鬥七星,「我們的椰炭船甚麼時候解纜?」
林徒弟用算籌敲了敲閱報欄,籌身「工」字與報紙油墨中的抗磁微粒產生共振,頭版「暴斃」二字顯形出鐵錨堂密紋:「七衡圖破,龍氣儘散」。「老袁科學算籌改天命,」他往地上彈了彈菸灰,「卻不曉得鐵錨堂早在他的算籌裡摻了南洋椰炭——吸磁砂粉積在心肺,能不暴斃?」
喜好嘉慶變法:數據治國請大師保藏:嘉慶變法:數據治國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1916年6月6日,新加坡星洲船埠的閱報欄前,小李咬著檳榔,目光掃過《南洋商報》頭版:「洪憲帝暴斃,北洋群龍無首」。報紙配圖裡,袁世凱的遺容生硬,胸前翡翠算籌裂成兩半,裂縫裡模糊可見玄色粉末——那是抗磁砂與櫻花木粉的異化物,三個月前恰是這類粉末導致「神機五號」炮群啞火。
「該給上海送椰炭了,」林徒弟將染血的算籌插進沙盤,「此次在竹炭裡摻點星洲紅土,讓北洋的磁導炮開出南洋花。」
周自齊摸出女兒寄來的算籌,籌身「雷達」二字與袁世凱的翡翠算籌殘片產生奇特共振。他想起三個月前布勞恩的密報誤判,現在柏林嘗試室的廢墟上,想必還躺著寫滿「竹炭占卜術」的廢紙——那些被當作笑談的算理,畢竟成了壓垮北洋技術霸權的最後一根稻草。
「大帥,段祺瑞要徹查公債,」王延年袖口的「工」字穗子掃過帳本,「但統統算籌密紋都已換成《三字經》韻律。」
窗外俄然傳來鴿哨,信鴿腳上綁著北京發來的竹片,刻著「段祺瑞重造共和,算籌歸公」。小李摸出父親的舊籌,斷口「工」字與林徒弟的「薪火」籌相觸,竟拚出完整的鐵錨堂徽記。
1916年6月18日,星洲匠人公所的火油燈下,林徒弟咳出的血滴在沙盤上,染紅了長江流域的抗磁砂模型。小李想扶他去歇息,卻被籌尖點停止段:「記著,」籌身刻著「薪火」二字,「算理不在廟堂,在每個敲籌的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