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變法:數據治國_番外五第10章舊貴投敵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1912年8月5日,天津造幣總廠的鑄鐵煙囪噴出青灰色煙霧,周自齊站在蒸汽錘旁,白麻長衫被機油滲入。他盯著德國入口的光譜儀,指尖夾著竹製算籌,大要按西式流程記錄銀銅比例,實則用《九章算術·均輸術》公式默算製止偷工減料私熔。蒸汽錘錘頭的「忠孝紋」是漢陽鐵廠舊物,與北洋技師新刻的北洋龍紋並排,見證著從「中學為體」到「幣製獨立」的滄桑。

半夜時分,周自齊在財務部日記寫下:「幣製者,國之血脈;算理者,脈中元氣。」算籌筒底的「工」字壓在墨水瓶上,映出鐵錨堂「隱」字密印——那是天下匠人結合會的暗記。窗外,日本郵輪「天洋丸」的煙囪噴出鐵灰色煙霧,善耆的馬車消逝在船埠霧中,金碧輝的麵紗下,下頜線條與周玳驚人類似。周自齊摸向懷錶,俄然想起左宗棠的講明:「器可變,理不成變;製可改,魂不成改。」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