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變法:數據治國_番外三第19章翼王就義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紫禁城養心殿,慈禧翻閱駱秉章的奏章,目光停在「夷人算理通磁」處。「三十年了,翼王竟還活著,」她轉動磁石扳指,「粘杆處連個匠人都剿不潔淨。」奏章開端,駱秉章懇請「嚴禁漢夷算具暢通」,她嘲笑擲筆:「禁得了竹籌,禁得了民氣?」案頭《嘉慶爺算理備忘錄》被夜風吹開,某頁「抗磁砂」條記旁,同治帝當年的血痕與石達開算籌的樹膠殘片遙遙相映。

芒種夜雨裡,阿古混在災黎中渡江,懷中算理布的「太陽紋」刺繡下,藏著怒江抗磁砂礦的三維座標。遠處傳來清軍處決石達開的號炮,傈僳族孩童的算歌卻愈發清澈:「算籌沉江火塘旺,竹節藏算水無常」——這是用《三字經》節拍改編的礦脈私語。

駱秉章的中軍帳內,七十八歲的老帥盯著密探送來的算籌殘片。「還是當年的水脈算理,」他摩挲著籌麵「火德布算」四字,「但這抗磁砂...」粘杆處統領遞上密報:「夷人用算歌通報礦脈座標,與滇緬抗磁砂場有關。」駱秉章皺眉,俄然想起三十年前紫打地的慘敗,握筆寫下:「夷算日盛,懇請朝廷嚴禁竹籌入川。」

光緒二年芒種,大渡河邊的攀枝花樹再度爛漫,石達開蹲在江邊,手中鐵竹算籌與江底磁石礦脈共振——這是彝族匠人改進的「水脈算籌」,刻度間嵌著極細的抗磁砂,僅用於測算水流速率與旋渦頻次。「三十年了,」他望著江麵倒影,籌麵「翼」字暗紋被磨得發亮,「當年諸葛丞相算水,現在咱算的是清廷的氣數。」

拂曉時分,太陽還未完整升起,天涯出現了一抹魚肚白。此時的紫打地,石達開被清軍包抄。他將最後一枚算籌投入大渡河,籌麵刻度隨波扭轉,在陽光中映出彝族火塘神的剪影。「算籌沉江,算理不斷。」他任由清軍收繳腰間算籌,籌麵「算理無界」四字下,「火塘留種」的彝文被樹膠覆蓋,無人能識。駱秉章望著被俘的石達開,驚覺對方鬢角已生華髮:「翼王竟能在橫斷山脈藏匿三十年,算理之功乎?」

夜霧漫過大渡河時,石達開以算籌構成羅盤,籌身磁石指向北鬥七星。筏子行至江心,算籌刻度俄然混亂——清軍開閘放水的同時,粘杆處用磁石滋擾器鎖定了算籌頻次。石達開敏捷撥動籌麵:「偏南二十度!」話音未落,對岸炮火掀起巨浪,算籌在共振中裂為兩段,暴露中空處的攀枝花樹膠——那是與彝族火塘神壇共鳴的介質。

安順場渡口,彝族頭人阿古用算籌敲擊牛皮筏子,測算浮力的節拍混入傈僳族算歌。算籌大要僅刻漢文《九章算術》公式,彝族標記藏於竹節裂縫。「駱秉章的海軍設防比當年更密,」他對石達開比劃刻度,「但上遊土司送來的抗磁砂能讓算籌避過粘杆處的磁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