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時,曾國藩密信至宿州:「僧王若信得過湘軍算學,可將八旗炮隊交由曾國荃改製。」僧格林沁盯著信末「算學無滿漢」的硃砂講明,窗外北風吼怒,竟與四年冬渦河的磁粉揚塵聲堆疊。湘軍算學館用沙盤推演壽州敗局:「撚軍先以磁粉製造『鐵器失靈』假象,再誘我部集合丟棄鐵器,最後以火攻聚殲。」算學吏撒出鐵粉摹擬磁粉,用強光暉映顯現「雷煙」實為鐵屑反光,僧王驚覺——當年所謂「磁石顯靈」,不過是撚軍操縱光學道理的訛詐。俄然傳來槍響,一名湘軍匠人被擊斃,懷中掉出刻著「北鬥七星」的竹片——那是撚軍「磁石陣」的通訊標記。算學館搜出密信:「火德星君降凡,可化湘軍鐵尺」,落款星圖與撚軍《簡編》中的「磁粉撒佈陣圖」完整分歧。
亥時,宿州算學館的算籌聲俄然麋集如鼓。湘軍截獲承平軍密信:「渦河冰裂日,草泥覆鐵衣」。算學吏對比《皖北氣候算表》,驚覺明日恰是冬至後冰麵承重力最低的「一九第七日」——與撚軍四年前初次利用磁石戰術的骨氣完整重合。僧格林沁的滿文算表與湘軍算尺並列鋪展,共同推演撚軍「冰麵火攻」途徑。巴圖魯用「八旗私語」算籌敲擊節拍,竟與撚軍「磁粉陣」鼓點構成頻次共振,令湘軍算學吏當即啟動防磁預警。算學館連夜趕製「鐵砂阻火帶」,每袋重量切確至湘軍算尺三尺刻度。僧王望著匠人往鐵砂袋裡混入生石灰,俄然想起崇厚部竹製炮架在火攻中崩解的慘狀——現在湘軍以熱力學公式計算防火帶間距,早已超出撚軍當年的訛詐性戰術。
曾國藩幕僚翻開算學館地窖,二十架「楚勇算尺」在火油燈下泛著寒光——竹製尺身嵌著黃銅齒輪,刻度間填滿江南蜂蠟防潮。「每架算尺可推演三十種疆場環境,」算學吏轉動齒輪,尺身彈出渦河彎道模型,「左帥曾用此複原撚軍『磁粉惑敵』本相:其所謂『引雷』實為磁粉吸附鐵屑,與氣候無關。」牆上掛著皖北磁礦漫衍圖,紅色標註顯現撚軍三年前已耗儘本地磁石。中間是被俘撚軍匠人的供詞:「四年十月,我部於沙丘埋磁粉殘片,誘使崇厚部換竹器,實為火攻伏筆。」僧王攥緊算籌——本來崇厚「棄鐵用竹」的決策,從一開端就是撚軍設下的技術圈套。匠人揭示湘軍炮管截麵:「低硫鋼含硫量千分之三,水火不侵。」算學吏調出《壽州兵器耗損表》:「崇厚部竹矛浸硫磺後燃點降至150℃,而撚軍硫火球爆炸溫度達800℃,竹製兵器反成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