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變法:數據治國_番外二第84章崇厚之死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鹹豐六年蒲月,壽州城外的麥田在暴雨前泛著暗金。崇厚站在「竹筋炮」陣地前沿,手中「度算」密紋算籌的黃銅珠摩擦湘竹框架,收回細碎的異響。算籌尾部的鐵錨紋滿繡已被雨水滲入,暴露底下「算珠報國」的刺子繡——那是三年前曾國藩贈他時的題字。正白旗參領的彙報聲被雷聲蓋過:「撚軍前鋒回撤,沙丘後未見伏兵!」

「旗主,」親兵遞來崇厚的官印,「這鐵錨紋印,竟與咱渦河盟的圖騰類似。」

張宗禹將官印埋入沙丘,算籌刻度對準東方——那邊有田家鎮的火光,天京的算旗在雨中若隱若現。他摸出韋昌輝的密信,蠟封上印著半枚湘竹紋:「算理如竹,外直內空,可折不成斷。」遠處傳來湘軍海軍的螺號聲,他望動手中的滿漢合製算籌,俄然明白:崇厚的算籌雖碎,算理卻在戰俘的竹籌上重生,在匠人的刻刀下持續。

「開炮!」韋昌輝揮動算旗,三百具「承平算炮」同時揚起,炮架竹篾間的「太」字紋在雨中閃動。算珠聯動裝配按照風速主動調劑,比湘軍炮架快了兩刻度。羅澤南在對岸急呼:「賊軍算具竟能隨天候變陣!」話音未落,算炮射中湘軍火藥庫,氣浪捲走《湘軍器器算經》,扉頁楊秀清講明「算學為器,信奉為綱」鮮明翻動。

「降者免死!」張宗禹揮刀高呼,「會算籌者,授田免役!」幾名漢軍炮手放下兵器,撚軍算學吏當即遞上刻著《簡編》標記的竹籌:「算學無界,願學則生。」被俘兵士顫抖著接過算籌,發明竹麵上竟刻著「積分授田」舊製,眼眶刹時潮濕。

「天京需同一算具規格,」楊秀清將《算學天樞策》拍在案上,「各軍算珠大小、刻紋必須與聖庫標準分歧。」石達開低頭望動手中的算籌,湘竹框架與黃銅珠的接縫處已被雨水泡脹,卻在袖中悄悄轉動算珠,將非標準刻度轉向內側。殿彆傳來稟報:「壽州急報,崇厚戰死,撚軍收編清軍算學吏三百人。」楊秀清驀地起家,算籌從手中滑落,在空中滾出清脆的響聲。

崇厚的馬隊踏入麥田,馬蹄俄然墮入軟爛泥地——撚軍早將沙丘積水引入麥田,構成「水淖算陣」。八旗戰馬越是掙紮,鐵蹄越被淤泥吸緊,尖竹圈套在水下暴露鋒芒,刺穿馬掌的悶響與算籌碰撞聲詭異共鳴。崇厚驚覺入彀,急令撤退,卻見撚軍算旗翻飛,「八卦步」士卒從四周八方湧出,算籌敲擊馬刀鞘的節拍,竟與湘鄉團練的「響鼓傳訊」分毫不差。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