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變法:數據治國_番外二第47章黃州雪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酉時,陳得才檢視戰利品,拾得湘軍斷裂的斑竹算珠,見刻「胡」字暗記。老陳剝去泥汙,對比兩軍算珠:「清軍算珠塗漆防濕,咱的冰浸竹籌省漆耐寒,各有是非。」他將竹珠浸入溫水,冰融後刻度如常,「竹性隨寒熱變形,匠人需順其性而用。」

正月末,黃州凍土初融。承平軍匠人將殘剩冰浸竹籌埋入山崗,覆以枯草根係。老陳望泛青的草尖,念篝火盟舊訓:「竹籌入土,來年景林。」這些刻著火焰紋的竹珠,終將隨春雨沖刷暴露,被其他匠人拾得,成為新的測算東西。

鹹豐二年正月,黃州城郊丘陵間,陳得才盯動手中「冰浸竹籌」——竹珠在冰水中浸泡三日,經高溫收縮後刻度更加精密,匠人以此校準炮架仰角。篝火盟匠人老陳蹲在戰壕裡,用冰錐在斑竹炮架刻新刻度:「翼王從江西送來的斑竹耐凍,浸冰後竹纖維更緊實。」算珠在掌心轉動,與遠處冰河開裂聲相和。

東方既白,陳成全將竹珠埋入草根,看其與泥土相融。竹珠入土的輕響,混著冰河解凍的潺潺水聲,似是匠人在大地上刻下的新刻度,等候下一場戰事到臨時,再量江山。

卯時三刻,濃霧覆蓋山崗。陳成全踩凍土巡查「山川炮陣」,蘆葦編炮架覆枯草假裝,算珠標記「山三火二」對應分歧坡度:坡陡三尺用三珠,緩坡減為兩珠。「算珠是標尺,也是暗號,」他對算學吏說,「清軍近百步,聽我敲炮架三下,各炮依珠數開炮。」

夜闌,陳成全在山頭撥弄竹珠,冰融水痕映麵。遠處湘軍更聲與竹珠轉動聲交叉,他忽悟:當清廷在龍紋算籌上耗心機,官方匠人早以竹冰為器,在山川間辟出算學活路——那些被官府視為「奇技」的竹籌,好似凍土下的竹根,終將在春日破土,撐起新的六合。

亥時,陳成全在山坳訪問巴夏禮大班。來者呈微型銅羅盤:「貴軍竹籌測地之法,倫敦有人願出高價換圖。」陳成全撥弄羅盤,指針與竹籌標記的「山川方位」暗合:「洋人用磁石指南,咱用竹籌量山,都是討餬口的本領。」大班欲言又止,終究道:「下次可帶荷蘭麻線,編算珠繩更耐磨。」

未時,湘軍前鋒入射程。曾國藩望枯草中算珠反光,憶胡林翼警示「賊用竹籌測地重」,急令散開。忽聞枯草間算珠轉動聲麋集如鼓點,陳成全振臂:「放!」竹鐵炮放射鐵砂,混著凍土碎塊傾瀉而下,湘軍皮甲被碎冰與鐵砂擊穿,彈道竟比羅盤測算更貼合地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