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變法:數據治國_番外二第37章僧王抵達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算學吏清算炮陣圖時,不慎碰落了他的鎏金算盤。算珠滾落炮台,在青石板上劃出清脆的弧線,終究停在一塊刻著"嘉慶二十三年造"的磚縫裡。僧格林沁哈腰拾起算盤,發明一顆銅珠大要有道細如髮絲的紋路,竟與影象中王五袖中算盤的鐵錨紋暗合。鄱陽湖的風掀起他的衣衿,遠處的炮聲終究沉寂,隻餘霧中未散的硝煙,像一幅被算珠揉亂的算草,無人能辨清那些恍惚的筆觸,究竟是戰損的數字,還是匠人未竟的公式。

辰時,巴夏禮商隊的帆影在霧中若隱若現。僧格林沁望著鐵仙會匠人登船稽查的身影,想起肅順前日快馬送來的密匣,匣中裝著鐵錨紋算珠,附箋寫著:"巴夏禮貨箱有詭,珠內刻'壬'字者慎查。"一名匠人俄然出錯跌落,他握緊腰間算盤,卻見匠人被英商保鑣扶上船——那保鑣腰間掛著的算籌筒,竟與他見過的王五"壬"字堂標記一模一樣。

鹹豐元年蒲月初十,荻港炮台的霧比昨日更濃。僧格林沁盯著江麵漂泊的竹算珠,算珠孔洞裡纏著的褐衣碎片被江水泡得發脹,像極了客歲在科爾沁草原見過的、被狼撕碎的牧人衣衿。算學吏遞來的緝獲算盤框側,"數據治國"四字已被颳去,隻餘幾道深痕,他用馬鞭戳了戳算珠,裂縫間排泄的暗黃粉末簌簌落在炮台上,與炮口殘留的火藥灰混在一起。

卯時三刻,霧中傳來零散炮響。算學吏指著湖麵騰起的水柱:"王爺,水寨火光!"僧格林沁卻盯著羅盤上偏移的指針,《夢溪筆談》裡"霧重磁偏"的句子在耳邊響起。探馬這時急報:"星子縣漁船逃竄!船頭掛著漁家暗號!"他接過幕僚遞來的戰報抄本,見開端用紅筆講明:"鐵仙會匠人已抵湖口",筆跡與肅順密信的筆鋒分歧。俄然想起王五的袖珍算盤——那算盤的銅珠比平常算珠輕三分,現在在霧中竟變幻成湖麵上漂泊的算珠,隨波逐流。

霧氣漸散時,他摸到袖中緝獲的竹算珠,算珠內側模糊有"固炮"刻痕,卻被磨去一角,暴露底下的"民"字殘筆。遠處傳來匠人搬運物質的聲響,混著算珠碰撞聲與湖浪聲,像極了當年在蒙古草原聞聲的駝鈴聲。他俄然想起肅順密匣內側的刻字——"忠君體國"下的"算學為民"殘痕,現在竟與算珠上的"民"字堆疊。

申時,快馬送來軍機處急報。僧格林沁盯著絹書上"鐵仙會王五奉旨查匠籍"的硃砂字,想起上月在養心殿見過的阿誰精瘦男人——當時王五遞呈算籌時,袖口暴露半截竹製算盤,框邊刻著不起眼的鐵錨紋。戰報附頁夾著泛黃的匠人驗籍清單,他掃過"湘贛戶籍匠作三十五人羈押待審"的條目,俄然重視到清單末行用極小的字注著:"疑似載齡餘黨",筆跡邊沿有被水洇過的陳跡,像是從潮濕的密報上撕下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