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達開的火船借風勢撞入木筏陣,外層柴草轟然炸裂,暴露內層火藥桶。連鎖爆炸中,木筏錨鏈一一崩斷,太極紋炮架隨波漂散。曾國藩死死抓住船舷,望著江心旋渦中浮沉的算籌碎片,俄然想起湘潭會戰時撿到的承平軍"火算破陣"籌——現在竟成了自家水陣的催命符。
晨光熹微中,長江水裹挾著鐵錨紋、火焰紋、太極紋的算籌碎片向東流去。石達開在南岸立起新鑄的量器——那是用鐵錨紋炮銅熔鑄而成,刻度清楚,卻不再刻任何紋章。曾國藩在北岸重整炮隊,虎蹲炮身的太極紋被硝煙燻得發黑,卻仍然倔強地指向天空。
寅時,石達開踏著火船餘燼登上田家鎮岸。王貴呈上從江底撈起的湘軍算板,板上用炭筆寫著:"八旗誤國,非我之罪"。"翼王,這..."
林鳳祥望著算板上的太極紋標記,俄然笑道:"曾國藩善算,卻算不到我們早從鐵仙會密檔裡摸清了水底雷構造。"他抬手揮出信號旗,二十艘輕舟如離弦之箭向上遊奔馳,舟尾載著浸滿桐油的木筏——外層覆牛皮,內層藏沙袋。
與此同時,湘軍水陣中,曾國藩通過單筒望遠鏡瞥見八旗炮台的亂象,嘴角扯出一抹嘲笑。"李三,"他扔出一份《八旗兵備疏》,"把咱測算的承平軍器船數據謄寫三份,送桂祥一份,送軍機章京兩份——免得朝廷今後說我們見死不救。"
石達開的前鋒船隊行至蘄州河段,船頭火焰紋三角旗俄然低垂——旗角墜著銅鈴,可通過聲響頻次測算風速。"翼王,東南風五級,合適火攻!"王貴指著算板上的水紋標記,"曾國藩的木筏陣看似周到,實則竹錨難抗激流,若以'浪湧三策'打擊錨鏈..."
喜好嘉慶變法:數據治國請大師保藏:嘉慶變法:數據治國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用懸垂線法!"曾國藩扯下腰間的象牙算籌,"每筏派兩人持銅垂線,及時校準炮口!"他話音未落,卻見北岸八旗炮台方向騰起濃煙——不是炮火,而是桂祥的廚子在燉鹿肉。
"燒了。"石達開踢開腳邊的鐵錨紋炮殘片,"曾國藩算儘體製縫隙,卻算不出民氣向背。"他望向江麵漂泊的湘軍屍身,腰間火焰紋布帶被血水淨化,卻更顯素淨,"傳令下去:盤點被俘匠人,凡願投奔者,一概編入篝火盟;不肯者,發盤費斥逐。"
"且慢。"石達展開開《長江潮汐算圖》,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