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變法:數據治國_番外二第107章胡林翼逝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中堂,僧王的算學留洋折已獲廷準,」趙烈文展開《算學遊學章程》,「首批三十名匠人不日將赴上海,隨英商『美華利』號蒸輪船出海。」曾國藩算籌一頓,在沙盤上的上海港劃出圈痕:「僧王倒是雷厲流行,可這『遊學』究竟是學算理,還是學洋人割辮子?」他望著摺子裡「準匠人研習西歐齒輪工藝」的硃批,想起李鴻章上月送來的「星條」牌算籌——籌身無紋,隻在尾端嵌著洋商徽記。

站在一旁的糧道官員眼神躲閃:「中丞大人,洋商說這石棉......」「洋商?」胡林翼抓起算具申明書,英文講明的「耐高溫」字樣被決計放大,卻漏譯了「遇潮收縮」的關頭提示。他俄然想起巴夏禮在算珠裡埋冇的「改進建議」——那些刻著「福」字的算具,珠心竟灌著西洋水銀,美其名曰「配重精準」,實則遇熱揮發有毒。

亥時三刻,漢口糧庫的火光映紅了長江。胡林翼被幕僚抬到現場時,燃燒的糧囤正爆出巨響——西洋石棉遇潮後收縮撐裂牆體,火星引燃陳年糧灰。他望著沖天火光,俄然明白僧王留洋匠人帶回的「先進算具」,齒輪油竟摻了易自燃的鯨蠟。「算具......算具是洋人埋的雷......」他指著遠處洋商貨輪上閃動的「美華利」燈標,血沫濺在幕僚遞來的算籌上,將商標「泰隆」染成暗紅。

五更天,安慶大營接到胡林翼病重的急報。曾國藩望著窗外殘月,摸出胡林翼送的「江漢算籌」——籌身「利國福民」四字已被磨去,暴露李鴻章「去刻紋、掛商標」的新政刻痕。他俄然想起胡林翼信中所言:「洋商算具如糖衣炮彈,甜了官僚的嘴,炸了咱的漕運網。」現在算籌猶在,算策已亂,漢口糧庫的大火,燒的恰是大清理學自覺歐化的荒唐。

鹹豐八年七月末,安慶湘軍大營的竹簾被夜風吹得輕晃。曾國藩對著肅順密旨上的「算理正心」鐵印,指尖在「左宗棠領受衢州」字樣上逗留很久。案頭的「雪竹算籌」堆裡,混著半枚衢州送來的焦黑算具,閩江砂的粗糲感透過竹節傳來,像是楚勇匠人在叩問算理。

肅順在都城接到胡林翼的死訊時,正在批閱僧王的《算學留洋擴大折》。他望著摺子裡「準旗人匠人一併留洋」的條則,俄然想起胡林翼算策裡的西洋石棉——那不是技術失誤,是洋人算準了大清「師夷長技」的孔殷。「陳孚恩,」他將胡林翼的漕運圖遞給幕僚,「奉告僧王,留洋匠人需帶《九章算術》出海,彆讓洋人瞧扁了咱的算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