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變法:數據治國_番外第7章庫倫見聞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王鐵蛋衝進帳時,懷裡抱著個油皮紙包:“宣化來的!私塾燒了,但這東西在井裡泡了三天冇壞。”包裡是半本《嘉慶朝治世光譜》殘頁,邊角用火漆封著,火漆印雖恍惚,仍能辨出“林”字表麵。

道光二年秋,庫倫以北的戈壁灘迎來初雪。綿誌裹著羊皮襖,用凍僵的手指在冰麵上劃出“漠北沙化遷徙圖”,三十名算學吏圍坐的氈帳外插著退色的三角旗——那是嘉慶朝數據房的舊幟,被風雪磨去了徽記,隻剩旗杆頂端的算籌外型。

“北鬥七星,對應草場七季的承載力。”綿誌摸出枚磨損的算籌,籌身刻著不易發覺的星紋,“先帝和林大人在鬆濤閣算過,每顆星代表十萬畝草場的存亡線。”算籌扔進算陣時,與遠處沙俄羅盤的指針構成奧妙的角度——那是《周髀算經》裡“以星定疆”的古法。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