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變法:數據治國_番外第1章新帝廢法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轉角遇見巡夜的健銳營兵士,火把照亮對方胸前的“軍功積分牌”——牌麵後背刻著“承德廿五·秋”的字樣,是先帝臨終前特批的“滿漢同功”新製。兵士抬手施禮時,銅牌在月光下晃出寒光,卻掩不住“伊犁屯田兵”的刻痕被磨得恍惚——那是道光帝繼位後,默許“八旗駐軍免計耕戰積分”的成果。

小吏剛退下,楠木雕花門俄然被撞開。陳阿福裹著一身鐵鏽味衝出去,前襟還沾著未乾的機油,懷裡抱著個黃銅零件——零件內側刻著“嘉慶廿五·鬆濤閣監製”的細字,恰是當年先帝臨終前在承德批覆的最後一版蒸汽機配件:“十三爺您看!按鬆濤閣《兵工數據殘卷》裡的‘承德參數’,這版活塞環能讓功率再提一成七......”

喜好嘉慶變法:數據治國請大師保藏:嘉慶變法:數據治國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銅漏滴答聲中,他摸出靴筒裡的報表,就著殘燈在後背寫下:“宗室積分製若廢,十年後旗餉將吞國庫四十——此數較嘉慶四年‘廿七’更危,較承德廿五‘五點二’更險。”墨跡未乾,窗外俄然暴風高文,卷著殘葉撲在窗紙上,像極了嘉慶二十五年承德鬆濤閣那場大火,燒燬了半屋子的邊陲數據圖,卻燒不掉算珠間刻著的“以數治世”的執念。

老工匠的臉刹時漲成醬紫色,喉結在粗布領子裡轉動,從懷裡取出半片燒焦的紙——那是嘉慶二十五年秋,鬆濤閣那場大火中搶出的《蒸汽明輪設想稿》殘片,邊沿還留著先帝的硃筆點竄陳跡:“紅毛夷艦速廿裡,我福船需達十七裡方保無虞”,“可漢陽鐵廠的高爐已經熄火三日,說是外務府要優先鑄‘道光通寶’——您還記得先帝在承德駕崩時,手裡攥著的半張《南洋水文數據圖》嗎?上麵標著‘紅毛夷蒸汽艦吃水兩丈三尺’,現在我們的福船還在用嘉慶十年的老數據!”

“把圖紙留下。”他扯過一本《八旗通誌》擋住圖紙,指腹摩挲著報表邊沿的火漆印——那枚火漆印是嘉慶五年在承德設想的“鬆濤紋”款,“明日我遞牌子請見,先從清算宗室積分製提及。僧格林沁昨日遞的《盟旗草場複古疏》,說要廢掉嘉慶九年在承德敲定的《草原承載力算籌測量法》......當年先帝在避暑山莊拿著《蒙古遊牧記》和《沙化熱力求》,逼他在‘草場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