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變法:數據治國_第79章 發展貿易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喜好嘉慶變法:數據治國請大師保藏:嘉慶變法:數據治國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巨港王宮的沉捲菸霧中,蘇丹馬哈茂德盯著中英胡椒貿易對比竹簡,算珠模型在金箔桌麵上排擠清楚的差價鏈:“英國商館抽成四成,”陳阿福的算尺劃過“清國僑商分利”條目,“而我們願按貴國傳統‘三七分’,且每筆買賣用算珠紋銅秤公驗——”他指向殿外正在擺列的算珠紋量器,“讓每粒胡椒的分量,都經得起四海稱量。”

蘇門答臘的驕陽炙烤著“安瀾號”的船麵,陳阿福的算尺敲在新到的《南洋香料貿易圖》上,蘇門答臘東岸的“巨港”用硃砂圈得通紅——這裡年產胡椒占南洋三成,卻被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商館把持。李應麟的望遠鏡掃過港口林立的英國商船,對身邊的陳德發說:“紅毛人用鴉片換胡椒,秤桿上的貓膩比海麵上的浪還深。”

是夜,“聚源號”的陸戰隊借潮汐登岸,陳德髮帶領僑胞領導摸進英國胡椒堆棧。水兵們用浸過桐油的繩索無聲撬鎖,用算珠紋量正視新稱量庫存——正如陳阿福所料,英商將“倫敦磅”偷換為“本地磅”,每百斤少算五斤。“把每袋差額刻在椰殼上,”李應麟命令,“明天讓巨港蘇丹看看,紅毛人的‘公允’藏在哪個秤盤裡。”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