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變法:數據治國_第47章 軍功平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數據房吏員捧來《軍功積清楚細冊》,每一頁都印著“滿漢一體”的硃砂官印:“鑲黃旗前鋒校巴圖魯,斬首八級,積分八非常;直隸綠營把總李勇,斬首十級,積分一百分——按新製,李勇可憑積分遷升遊擊,與滿官同階。”

“陛下,這是新製的‘軍功光譜圖’。”兵部尚書敞亮展開五丈長卷,圖上用分歧深淺的藍色標註滿兵軍功,紅色標註綠營,交叉出“京師-直隸-邊陲”的軍功漫衍。嘉慶帝的目光落在“直隸綠營斬首數超滿兵百分之二十”的講明上,那邊恰是白蓮教活動頻繁的地區,“綠營久疏戰陣,不想在數據治軍中竟厥後居上。”

數據房吏員呈上《軍功積分與後勤耗損關聯圖》,顯現“滿兵人均後勤耗損為綠營的一點五倍,而斬首效力反低百分之十”。嘉慶帝的算珠在“軍費性價比”一欄快速連擊:“按此數據,養一名滿兵的銀兩米糧,可養一點五名綠營兵——此後邊陲駐軍,當按‘積分-耗損比’調配,讓數據成為選兵的天平。”

是夜,新軍數據房的燈火映著演武場的月色。吏員們正在趕製《天下軍功數據總圖》,每一處紅藍交叉的算珠,都代表著滿漢兵士在數據治軍中的共同運氣。嘉慶帝在《軍功數據詔》中硃批:“軍功之譜,譜在積分;積分之平,平在數據。朕以算珠破旗民之隔,以數據鑄新軍之魂——今後,疆場隻認積分,不認旗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