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變法:數據治國_第40章 黃冊革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嘉慶十二年正月乾清宮西暖閣燭影搖紅,嘉慶帝擱下《戶部則例》,手指在直隸黃冊的“人丁數”一欄劃出深痕。案頭算盤上,“舊管83萬+新收12萬-辭退5萬”的成果停在90萬,與黃冊所報86萬相差4萬。他捏著乾隆朝《賦役全書》中“人丁編審偏差不得超越3‰”的硃批,俄然將茶盞往硯台邊一推,墨汁濺在“順天府隱漏人丁示企圖”上。

“陛下,這是按‘四柱清冊’改進的‘三維勾稽法’。”秦蕙田展開三摺頁,泛黃的宣紙上畫著三個訂交的圓圈,“戶籍、田畝、賦稅,三冊數據如鼎之三足,任一足虛則全鼎傾側。”他用狼毫指導圈中交叉地區,“比如順天府,戶籍冊載丁男45萬,田畝冊卻隻要32萬丁的授田記錄,賦稅冊又多出11萬丁的‘寄莊丁’——此即隱漏之地點。”

喜好嘉慶變法:數據治國請大師保藏:嘉慶變法:數據治國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嘉慶帝的算珠在“寄莊丁”一項上連擊三下:“乾隆朝便有‘寄莊寄糧’之弊,不想竟成隱漏淵藪。”他俄然抓起案頭的《九章算術》,翻至“方田章”,“當年聖祖爺用‘改名田’清丈天下,現在朕要用這‘三維勾稽’治隱漏——每冊黃冊必須附《數據偏差率申明》,州縣官需用算策畫清‘人丁-田畝-賦稅’的勾稽乾係,偏差超5%者,算學分歧格。”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