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鼓敲過五更,首批刻著算珠仰角的抬槍運抵火線。王虎趴在戰壕裡,按算珠標記調劑仰角,對準八十步外的賊寇——槍響賊倒,較疇前的“瞎貓碰死耗子”,射中率增五成。他摸著槍托上的算珠,俄然感覺這鐵傢夥不再冰冷,而是像算學吏手中的算盤,每道刻痕都藏著殺人的奇謀。
數據房的《火器改進年報》送到養心殿,嘉慶帝望著“抬槍射中率從三成增至七成”的記錄,俄然對勒保的捷報批道:“賊軍據險,朕以算學破之——算珠,就是朕的‘算學雲梯’。”
今後,疆場上的每一次扣扳機,都成了算學的實際課。算學吏們用算盤為火器裝上“數字眼睛”,讓清軍從“靠勇力”變成“靠算理”。當白蓮教的頭子們發明,本身的藏身之處總在清軍算珠的射程以內,他們終究明白,這場戰役的勝負手,早已藏在那些會跳動的算珠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