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難神采一變,正欲發話,楊逍雙手捧著黑索,走近幾步,說道:“償還大師兵刃。”渡劫已知他的情意,將身邊的兩枚聖火令拾了起來,交還給他。
張無忌一覺對方馬腳大露,這乾坤大挪移心法最擅於尋瑕抵隙,對方百計防護,尚且不穩,何況自呈衰弱?他手指上五股勁氣,頓時絲絲作響,疾攻疇昔。半晌間啪啪有聲,渡劫那棵鬆樹上一根根小枝也震得落了下來。
殷天正走的滿是剛猛門路。楊逍倒是忽柔忽剛,竄改無方。這六人當中,以楊逍的武功最為都雅,兩枚聖火令在他手中迴旋飛舞,忽而成劍,忽而為刀,忽而作短槍刺、打、纏、拍,忽而當判官筆點、戳、捺、挑,更偶然左手匕首,右手水刺,忽地又變成右手鋼鞭,左手鐵尺,百忙中尚自雙令互擊,收回啞啞之聲以擾亂仇敵心神。相鬥未及四百招,已連變了二十二般兵刃,每般兵刃均是兩套招式,一共四十四套招式。
張無忌抱著他的屍身,哭了出來。殷野王搶了上來,更是呼天搶地的大哭。群豪念及同教的義氣,無不愴然淚下。訊息傳出,明教中有很多教眾原屬天鷹教旗下,頓時哭聲震驚山穀。
這數白天,群豪忙著摒擋殷天正的喪事。各門派、各幫會的武林人物也絡繹上山。這些人敬慕殷天正的威名,都到木棚中他靈前弔祭。空聞、空智等已親身前來祭過,隨後又派了三十六名和尚,為殷天正做法事超度。但三十六名和尚隻唸了幾句經,便給殷野王手執哭喪棒轟了出去。周顛更在一旁痛罵:“少林禿驢,假仁假義。”
張無忌率同楊逍諸人,拱手與空聞、空智等人道彆,走下山去。彭瑩玉傳出訊號,撤回五行旗人眾。巨木旗和厚土旗教眾於離寺五裡外倚山搭了十餘座木棚,以供世人留宿。
空聞、空智等一齊“噫”了一聲,聲音中充滿了驚奇佩服之情。本來渡難還他這一掌,乃是少林七十二絕藝中之一的“須彌山掌”。這門掌力極難練成,那是不必說了,即使練成了,每次出掌,也須坐馬運氣,凝神很久,始能將內勁聚於丹田,哪知渡難要出掌便出掌,一動念間就將“須彌山掌”拍了出來,跟著黑索一抖,又向楊逍撲擊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