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青罷手,道:
三僧相陪,杜青則陪著諸女遊遍寺中諸殿。
琴聲一收,杜青端坐,久久不動。
山顛,精舍三層,山風習習,涼意襲人,山間雲霧滿盈,變幻莫測。
大音希聲麼?
秋若容嘻嘻一笑:
氣候陰沉,豔陽高照,這暖暖夏季,何來雷聲?明天怪事真多了,無端一鐘巨響,無端好天轟隆。
不過看著諸女逢殿便拜,見佛磕首,幫手上香的性空三僧心中不免有些古怪。
“宋琴?他還會操琴?”
“要不是姐夫給我姐的一枚指環,我也早毀容了……”
自問心滅度鐘無槌而響,諸女心神被懾,在寺內都冇再敢大聲說話。
一手按到鐘身,暗道一聲供奉,千斤大鐘倏忽不見,卻在世人一眨眼間又掛在麵前。
佛器,功德六五,傳道之器,重鼓雷音,棒喝問道;懲戒之器,雷音轟隆,一鼓傷身,二鼓傷神,三鼓傷命。
“是麼,我看看……”杜青睞中閃過一絲異色,一手摸上略帶綠意並雕刻諸多經文的古樸大鐘。
水清淺收攝心神,悄悄一笑,不過再去聆聽琴聲,已不成聞,心中也不免有些欣然。
杜青笑道:
山下一樣有個牌子,提示香客信眾,不過青雲山並不屬於青雲寺,自管不到登山賞景者,也就無人值守。
先是綠鏽儘去,寶光四射,經文清楚,垂垂寶光內斂,綠鏽再回,經文似有似無,彷彿曆經光陰,古樸滄桑……適時,其身功德值終至極顛。
待得諸女進入寺內,吱呀聲中,廟門倏忽封閉,兩個年青和尚站在門外值守,一邊豎著個牌子:喜迎高朋,閉寺一天,敬請諒解。
鼓樓,直徑過兩米的大鼓豎在鼓架上,鼓麵潔淨豐富,鼓身銅鉚釘一溜排開,黃光閃爍。
舒主播摸摸脖頸,悠悠道:
小水妖眼眸一轉,卻道:
甚麼時候,青雲寺的鐘聲這麼響了?甚麼時候,青雲寺的鐘聲傳這麼遠了?這快百裡了吧?此前這地兒從冇聽過鐘聲,莫非換了個口更好的大鐘?
“山上有個琴癡和尚,之前無琴不歡,現在不曉得彈不彈了。不過我曾親眼看到杜青收起過一張北宋古琴,嗯,就在眼皮底下硬生生弄冇了。”
倏忽間,一縷琴音傳來,清幽高古,如有若無,卻又迴旋不去,細心一聽,彷彿古曲《高山流水》,水清淺驚詫自語:
諸女也都側耳聆聽,陳雪妃如有所思道:
問心聞道,三生滅度,這鐘就叫問心滅度鐘吧……
“杜青,鐘樓之鐘鼓樓之鼓都是建寺時的古物。厥後寺廟雖幾經戰亂損毀,但鐘鼓都被信眾儲存下來,重修時又捐贈返來。不過這鐘還好,無懼時候流逝,但鼓皮則是比來一次重修時新蒙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