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子去留,雲水往還,浩繁人中幸有些明誌比丘萬緣放下,安住深山僻寺。以潔白之清源,彙浩大之法流,十幾年如一日,辛苦地成績平興道場。
受地形、餬口、經濟等諸多身分的限定,此處無古刹之彷彿佈局,亦無古叢林之巍峨流丹,隻求能撐起供佛安僧之處所,素淨無華,大樸謝雕。既無車馬之喧嘩,少碌碌之塵勞,但圖眾僧息心辦道,不求恭維繁華,隻期晨鐘暮鼓不竭,惟願喚醒癡人幻境……
平興寺前身為十一年的開荒蒔植農場,立寺後見興即衰。農禪雙舉十四年,答覆擴建。安僧辦道。創辦僧伽教誨,學律弘法二十年。
一九九四年夏天,延道、普空、本通等比丘前來要求習學戒律,開學律之初門,學律之風漸有人聞。而後接踵有道明、聖富諸比丘慕名遠來學戒共修。固然如此,因山深、地僻、寺小,加上餬口清簡,學戒行持更加難事,常常十至九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