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鳳文牧師二_第185章 殺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但是它構不構成底子罪呢?構不構成殺生的底子罪呢?我們就要起首體味甚麼是殺生的底子罪?就是殺生內裡最嚴峻的,就是已經違犯到殺生的底子罪,這個以小乘戒律來講,是不通懺悔的。所謂的不通懺悔,就是說你即便疇昔曾接受過五戒,曾經三皈依、受過五戒,但是當你犯了殺生的底子罪,這一刻開端,你疇昔的三皈五戒全數破壞,不能夠算數。你也不能重新再受五戒,你也不成以再受八關齋戒,也不成以再受削髮戒,也不成以再受菩薩戒,這是聲聞乘戒法,小乘的戒律是如許規定的。永久丟棄在佛法大海的中間,叫作邊罪,是冇有體例再懺悔的,以是叫不通懺悔。那我們就曉得,它是很嚴峻的。

那殺生罪呢,隻要一種環境之下,你殺了不判罪,就是精力病患,因為他已經冇有體例節製他本身的意誌跟他的行動,這類環境之下殺人是冇有殺生罪的,隻要這類環境之下。其他都構成殺生罪。

第五個,是隻要對方結束生命,你就構成了殺生的底子罪。以是第五個前提就是說,對方要結束生命。如果當時殺他冇有殺死,他歸去死掉了,那也構成,他死的那一刻就構成了殺生的底子罪。如果他當場冇有死,歸去也冇有死,那就不構成底子罪了嘛,那就算是中罪可悔,可通懺悔是中品的,中罪可悔。

第二個,常常對眾生起大慈心。第三個,永斷統統瞋恚的風俗。以是第二個跟第三個又要一起講了,因為你斷了瞋恚的風俗,你才能夠生起慈心,才氣麵對統統的眾生,你隻要無量的慈心充滿罷了,不但冇有殺心啊、害心啊、瞋恚心,反而是見到統統的眾生,不管他是甚麼樣的狀況,你都隨時都能生起大慈心,那是因為我們已經斷除了瞋恚的風俗,才能夠做獲得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