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鳳文牧師二_第184章 業的四個特質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以是我們明白這個業的第二個特質,我們很輕鬆的便能夠積累善業,很快的,你每天隻要做一些很小的善事情,然後保持表情鎮靜,它感果的時候就變得非常泛博。另有就是隨喜彆人的,也是啊,不消投資然後就有回報,歡樂讚歎,隨喜彆人的功徳,本身也冇有做功徳,但是還是有阿誰果報,多好!以是有了精確的體例,我們每天要積累善業,實在是非常輕易的事情。

有冇有題目?冇有。我們明天就講到這裡。

好,現在就是第四個——已經造的善惡業,絕對不會失壞。

以是我們看菩薩戒的內容,說他殺生也冇有不對,並且另有功德,盜竊另有功德,邪淫也有功德,為甚麼會這模樣呢?阿誰不是凡夫吔,那是初地以上的大菩薩,他為了度化眾生,以是他犯殺、盜、淫冇有罪,另有功德。四種口業,他能夠打妄言、能夠教唆誹謗,為甚麼?度眾生,善巧便利的示現,他的心是清淨的、慈悲的、無窮的聰明,除非到這類程度,你才氣夠做如許的事情。冇有到這類程度,冇有證初地以上的菩薩,還是先把本身修比如較首要,然後纔去度你阿誰罪過友。

所覺得甚麼要修定、慧?就是把我們的煩惱伏住,保持我們的心清淨劃一,冇有彆離、不要固執,誒!那些惡業就冇有體例成熟了。如何辦?再加上懺悔的力量啊,它冇有體例成熟,然後在八識田內裡阿誰種子的力量如何辦?就是懺、懺、懺,它就越來越小、越來越小。阿誰不必然要受的,因為我們前麵會講到,它有順定受跟不順定受。就是說必然要受的,阿誰比較嚴峻的,就是必然要報的,你如何都冇有體例不報的,阿誰能夠長報短受、重報輕受;但是阿誰不順定受的,就是不必然要受報的,阿誰不定業,能夠因為懺悔就清淨了,你底子不消報,你看多好!以是不要藐視懺悔的力量。再保持我們的心不動、清淨,如許就冇有體例感果。

以是我們要明白,第一個業的特質就是:統統的苦樂都是善惡業所感化的。如許我們在順境跟窘境都不會持續造惡業,心還是保持甚麼?安靜、清淨、劃一。我們不會用心想要閃躲阿誰不好的,然後用心要去尋求阿誰好的,苦樂劃一,吵嘴劃一,為甚麼?都是業力所感化的。好的冇有甚麼好歡暢的,壞的也冇甚麼好活力的,那我們便能夠保持心劃一,不會有苦樂的不同相。有苦樂就有棄取,這個是很辛苦的事情吔!因為你要一向逃、一向遁藏阿誰苦受,不要讓它生起,阿誰惡業不要讓它成熟,一向要尋求阿誰好的果報,這是很辛苦的事情。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