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先容彆學的部分。這六點當中,有三點是應當遮止的,就是你皈依以後就不要做的三件事情;彆的三個彆學的部分,就是你皈依以後應當要如許做的事情。以是,三個是遮止的,三個是應當要學的,這個是彆學的部分。
最後一個,就是我們每天要不時不忘扶養三寶。因為我們這一世統統受用的、統統的美滿,實在都是三寶的恩德。能夠我們冇有想這麼多,冇有想這麼深遠。我們會想說“我明天日子過得好,是我儘力贏利來的嘛,跟三寶有甚麼乾係?我明天感得一個好的家屬,一個完竣的家庭,或者是有孝敬的後代,或者能夠找到一個很好的事情,碰到一個很好的老闆,另有很好的同事,都是我本身的命好嘛、我的運好,不是嗎?跟三寶有甚麼乾係?”
喜好季鳳文牧師二請大師保藏:季鳳文牧師二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我們這一世為甚麼這麼愚癡?它是有啟事的,因為我們疇昔對法另有法師,說法的法師,對統統的寶貝跟說法的法師不恭敬的乾係,以是這一世纔會感得愚癡的果報。那我們現在曉得這個啟事的話,從現在開端,就要對法另有法師生起恭敬心,我們這個愚癡的業因就能漸漸漸漸地儘除,而聰明會早一點開辟。
(師頌,眾師兄跟頌)願以此功德,提高於統統;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那皈依法以後呢,我們就不要再生起傷害眾生的動機或者是行動,這一點跟方纔阿誰傳承是一樣的,闊彆侵害心,不要再生起任何傷害眾生的動機跟行動,要漸漸地斷除,因為學習佛的大悲心的乾係,這是皈依法了以後,就不要再生起傷害眾生的動機跟行動。
以是我們為了感念三寶的恩德,我們就每天不時地不忘要扶養三寶,那也是因為你持續地不忘扶養三寶,扶養三寶的功德又持續地積累,我們將來感得的果報會比這一世更美滿,如許每一世生生增上,以是我們生生世世都是遭到三寶的恩德。以是我們最平常的,起碼你每天用三餐之前不要健忘扶養三寶:“扶養佛,扶養法,扶養僧,扶養法界統統眾生。若飯食時,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起碼要這模樣,這是起碼起碼的扶養三寶,在用飯或者是喝水之前。不時不忘扶養三寶,就是說實在隨時都能夠扶養,不是用飯的時候纔想到扶養,喝水的時候纔想到扶養。我明天如果逛街買一頂新帽子,我還冇有戴之前,先扶養三寶,感念三寶的功德,讓我有如許的福報,有錢能夠買東西。買一件新衣服返來先彆急著穿,先扶養三寶,感念三寶的恩德,我有新衣穿,買一雙新鞋子也是。隨時都是存著這個感念三寶的恩,然後隨時都不忘扶養三寶——這個就是我們皈依以後,每天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