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鹹平:題目是阿誰都是假的。
閆肖鋒:經濟學界有一些學者以為中國的GDP是“存亡時速”。一旦低於這個速率,這個定時炸彈就要爆炸。為甚麼會爆炸呢?如果GDP要低於6%的話,很多人就冇飯吃了,以是當局必須得搞工程,不竭地搞工程。哪怕每天去修路,也要把失業機遇製造出來,不然幾千萬人丁、三四千萬人丁大街上晃著,冇有事情做,是個很大的隱患。但是你太快了,這個車就越開越瘋。以是必然要保持必然的速率。
郎鹹平:並且更成心機的是掌控這些數據的隻要統計局,我們其他的任何大專院校冇有這類才氣做天下的普查。這需求大量的人力跟資金,我們做不了。
閆肖鋒:另有一個是統計部分或者是頒發數據這個部分,官方和房地產商之間在數字上展開的進犯。兩會期間官方頒發了一個最後的成果:天下房地產的開辟本錢是3000塊錢。那麼如果遵循房地產市道的代價,它統計出來全中國的這些地產商客歲賺了1萬億元群眾幣。然後這個一下就惹毛了這些房地產商,他們就開端給當局算這個賬。他們算的這個賬呢就很成心機。問這1萬個億到底是被誰賺了,處所當局的利潤是200%,我們的利潤才10%。地價百分之三四十,再加上當局的稅和費就幾百項的。稅和費加起來又百分之三四十,另有不成預感費。這是冇法拿到桌麵上的,公關用度10%。最後給我們剩下的就10%,我們冇有賺很多錢。
王牧笛:倡導大汗青的黃仁宇寫了一本《萬曆十五年》,內裡誇大說中國為甚麼當代化姍姍來遲?因為品德統治。因為品德代替了技術,自古以來中國就不長於在數量上辦理這個國度。
王牧笛:他們也會從選票、政治好處的考慮點竄數據。以是這是天下共同的題目。
王牧笛:那這1.5%是如何出來的呢?
閆肖鋒:統計局必然是有一套摹擬的體例才氣夠把這個數字湊出來,如果光是靠簡樸的數學體例,加減乘除是出不來這個數的。
王牧笛:我們也不要自我深思,美國的賦閒率不也低估嗎?
郎鹹平:以是在美國賦閒以後不算賦閒,要過了幾個月支付佈施金以後,再過幾個月如果還冇有找到事情纔算賦閒。是以,美國現在公佈的10%的賦閒人丁都是半年之前的賦閒人丁,比來這半年都冇統計出來,如果加上去就不得了。以是他們也存在點竄數據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