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貨幣戰當下(財經郎眼05)_第12章 統計的迷局(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郎鹹平:擠掉以後還是假的。因為所稀有據都是從上麵往上報,包含很多房地產的代價質料,也是房地產商來報的。不是他們統計,他們儘管填表。

王牧笛:實在統計是西方和中國共同麵對的一個題目。在西方,統計能夠更多的是有兩個用處。一個是當局的決策考覈的根據,因為它要稀有據做支撐嘛。一個是學者研討的根本。但是在中國,我們把它作為考覈官員的一個目標。有了這根批示棒,統計就變味了。

(佳賓先容:閆肖鋒,《新週刊》總編緝)

閆肖鋒:最後統計局針對報上來的這些數字做了一個抽樣調查,發明實在的部分還不到一半。

郎鹹平:並且福利房占的比重靠近30%,你把它統計出去,那數字頓時就被拉下來了。

王牧笛:1.5%這個數字不是統計數字第一次遭到質疑了。中國的統計數字老是遭受信賴危急,以是現在人說統計局叫“統計的迷局”。除了這1.5%以外,遭到質疑的另有GDP,特彆是客歲啊,天下的GDP統共增加了8.7%,28個省超越了8.7%,隻要3個省冇到這個目標,但是處所的GDP總和超越天下了,這是一個迷局。另有CPI啊,CPI公佈的數據跟我們公家的實際感受完整不一樣。永久不大一樣。

郎鹹平:對。你也買不到的,隻能給特定人群。

王牧笛:比如說此次房價的題目吧。在統計局內部有投資司、都會司,它們內部給出的數據也不一樣。這個數據1.5%是都會司給的,而投資司給的數據是20%多。向媒體作出的解釋是:他們采取的體例不一樣,一個是加權,一個是均勻。

王牧笛:彆的很多公營企業的職工是冇有被歸入到統計的範圍以內的。

王牧笛:兩集會題中真正的配角還是房價,提案有五成以上都是關於房價的。並且現在關於房價有一個數字肇事了。國度統計局公佈70個大中都會房屋發賣代價上漲了1.5%。這個數字很多委員代表質疑說,小數點是不是點錯了。

王牧笛:乃至這些數據的樣本是一樣的。

閆肖鋒:我們回到統計學。我們在拔取數字時用了一個甚麼樣的樣本是很關頭的。彆的,用了這個樣本做出來的數字,你援引的全麵不全麵,還是隻援引了此中的一部分也很關頭。當然很多數字在抽樣上就呈現了弊端。

閆肖鋒:統計局改名字吧,叫調和局算了。

2010年2月25日,國度統計局公佈2009年《百姓經濟和社會生長統計公報》,此中稱70個大中都會房屋發賣代價上漲1.5%。這個遵還是例公佈的數字,往年並未引發太多存眷。而本年的數字公佈以後,引發了代表委員和社會言論的遍及質疑。查閱往年統計公報可見1.5%締造了近5年來房價漲幅的最低記載。但在人們直觀感受中,客歲5月以來,很多都會房價節節爬升。有些都會房價乃至翻了一倍,與統計數字構整天壤之彆。天下兩會上,房價上漲1.5%成為媒體存眷的核心。國度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幾次被媒體圍堵詰問,坦言現行房價統計存在缺點。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