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看著麵前阿誰不複昔日風采,神采變幻不定的溫體仁,心下也是好笑不已:“溫愛卿,說說看,這事兒該如何個章程?”
易星誌獵奇道:“王兄莫不是諷刺小弟?這還算得上功德兒?”
易星與與王懷文二人如蒙大赦,謝恩後趕快從地上爬了起來,隻是崇禎接下來的話,倒是嚇得二人再次趴到地上:“你們倒是好大的膽量,如何著,這國朝的進士,你們便是這般地看不上,要直接棄了這科舉?”
王懷文敢在浩繁國子監監生集會之時,挑頭搞事情,本身便不是個心聲果斷之人,此時固然心中驚駭不已,卻還是硬著頭皮道:“啟奏陛下,本日之事,罪在門生,望陛下恕罪。”
馬車內裡那百戶滿腦筋的胡思亂想著不提,坐在馬車內裡的易星誌倒是舒了口氣,對王懷文道:“如此說來,此番當是天子召見,要命你我人等歸去科舉了?”
崇禎嗯了一聲後說道:“固然說,哪怕是說錯甚麼都無妨。”
崇禎唔了一聲,倒是不再理睬王懷文,轉而問易星誌道:“你是在那裡遊學的?”
溫體仁倒是苦笑道:“陛下聖恩,臣亦代百姓銘感五內。然免賦增賦以使百姓送子退學一事,仍不成為。”
溫體仁這才考慮了一番,開口道:“這二十六名監生一同退出科舉不試,莫說是本朝了,便是自前隋有了科舉以來,便未曾聽聞。特彆是故宋汪洙作了神童詩後,這天下為莫不以讀書為榮。讀了書,應舉仕進便是應有之意了。現在這二十六名監生之所為,當真是開了數百年所未見之先河。更何況,分文不取,隻為了教費事百姓家的後輩讀子,此舉亦不免有邀買民氣之嫌。”
一來,畢竟是奉了天子旨意而來,二則,大半夜的天子要見這麼兩個平時裡並未幾麼出彩的監生,想來也不是甚麼大事兒。是以上,這錦衣衛百戶倒是非常順利的把易星誌與王懷文二人帶出了國子監。剩下二十四個青風館之事的監生心中惴惴的,唯恐是哪兒出了題目。
成心考較二人的崇禎也不命他們起來,直到二人伏在地下的身子都微微顫抖了,崇禎這纔開口道:“都平身罷。”
王懷文方纔在宮外之時,表示的倒還算平靜,隻是見到崇禎天子的真人之時,卻再也遏止不住心中的嚴峻,和易星值一起“噗嗵”一聲跪倒在地,山呼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