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量才驚奇道:“此事當真?”
周文跳下車,從兜裡取出兩個銅板直接扔給黃包車伕。
承諾個啥啊?人家是一字一元!
“史經理,你看這個。”
“一元錢。”
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之前,上海根基上是《申報》與《訊息報》主導的雙雄爭霸,兩家報紙明裡暗裡不竭爭鬥,《申報》發行量始終超不過《訊息報》。《申報》便竄改戰略,走貿易化門路,就是多加印刷告白,實現告白營收上的搶先,並且增加報紙厚度,正所謂加量不加價!
周文把丁香花圃的事情交代清楚,又道:“他還寫了一首詩,是送給陳家蜜斯的,詩名是你是人間四月天,固然思惟深度比不上這首有的人,但卻極具格律美感。”
周文道:“這位陸先生還真不是一名文人,而是拉黃包車的。”
“千真萬確,陸先生親口所說。”
周文道:“經理,不是一首詩一元,而是一字一元,以是我纔沒有承諾下來。不過陸雲也說了,冇聽到我答覆之前他不會把詩稿交與其他報刊頒發的。”
不待陸雲開口,周文就倉猝分開了丁香花圃。
史量纔沒有指責周文辦事不周,一首《有的人》如果能夠登載在《申報》就已經充足了,如果另一首詩當真如周文所說程度絕佳,到時候一塊刊印頒發也是錦上添花。
甚麼死了活了的,你小子就拿這東西來亂來我?
周文穩放心神,不再慌裡鎮靜,拿出本身在丁香花圃記下來的《有的人》遞給史量才。
申報館裡有當年天下上最早進的印刷輪轉機,訊息報館則在四樓屋頂養了四百多隻意大利信鴿,用於記者遠間隔發稿,至於時報館大樓,則是高聳的七級佛塔,冇錯,時報館的外型就是佛塔,佛塔上麵另有風鈴,隨風響起清脆的風鈴聲,一點都不像一家報館。
周文急倉促跑到二樓史量才辦公室,連門都來不及敲就想直接排闥而入,冇想到門一下子開了,周文差點撲到開門的人懷裡。
在周文看來,就算拿不下你是人間四月天,也要拿下有的人這首詩,有的人詞采韻律固然比不上四月天美好,但思惟境地更勝一籌。
史量才忙問道:“那首詩呢?”
開門的恰是史量才,眼看中午,他正想回家,見周文吃緊躁躁的模樣,開口責備道:“甚麼事情這麼慌裡鎮靜的,作為一個記者你要沉穩沉著。”
周文這小子平常采訪撰稿倒還不錯,但也冇傳聞他會作詩,莫非是深藏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