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一撂動手裡的鍋蓋,拉下袖子來桌邊,“纔剛吵過,您又給我們送吃的,安良和放心少不得又得嘮叨您胳膊肘子往咱家拐,讓您難做人。”兩家乾係奧妙,已是老久的事了。難為周大娘還一向幫襯她和蘇太公,兩邊圓和。
蘇一深知周安良的性子,懟他是平常事,他不敢出來當著麵兒計算。打從小他就是擔不起事的人,隻能公開裡耍嘴皮子威風。之於評頭論足,都是一套兒一套兒的。後因滿腹文識,罵起人來時比碎嘴的婦人還刻毒些。這類人陰賤,打殘了也不成惜。但蘇一懶很多與他叫真,一院兒裡長大的,她與周大娘還交著好,總要給她幾分薄麵。
“這不見得。”蘇一卻說:“安良許是福大的,能中進士也未可知。大娘不必壓著他給我臉麵,到底我不如他,說配不上也不算踩低我。我也不想嫁他,我們常日裡如何您都瞧在眼裡。如果一屋裡睡覺,宅子也能儘數拆了去。放心也瞧我不上,明裡暗裡跟我較量,必不能是一家人。”
蘇一沿桌邊坐下,曉得周大娘這話說得實誠。她男人死得早,孀婦賦閒的冇有靠頭。家裡窮極賣了屋子,得虧蘇一爹孃搭了把手,給了三間小屋住著。常日裡也見不得她艱钜,多少幫襯些。用蘇一爹的話,鄉裡鄉親的,總不能眼看著她一家跳白水河去。這事不好,喪知己。
周大娘把袍子掖在腿上,“我也就直說了,一一你和我們安良的事,是大孃的主張。和你爺爺籌議了,他也同意,就想定下。安良本年二十,你也老邁不小十七了,辦了費心。依大孃的意義,最遲不拖過臘月。過了年,開春咱就是一家人。”
蘇一曉得他訓起人來總冇個完,直用杌子拱他的腰,往屋裡推,“我有譜兒,您說的這,不能夠。倒是您,早叮囑了不必院外甲等我,如何還是不聽?便是門前到草堂,也不過三五步,在屋裡等著是一樣兒的。現在天寒,冷風裡涮過,腿腳又該倒黴索了。幸而還是練把式的,不然不定多少症候呢。”
周大娘隱在院裡夜色中,蘇一轉頭瞧蘇太公。他坐桌邊兒,正歪頭細心扣著菸鬥。菸鬥裡有乾灰,順著桌腿兒簌簌完工粉末子。扣潔淨了,又拾了巾子去擦,擦得杆兒鋥亮。
冇等蘇一出聲,小白本身先說:“是鹹安王府的侍衛,見過太公。人我送到了,不擔擱您歇息,這就回了。”說罷施了一禮,回身便去了。蘇太公連句謙遜客氣的話都不及說,隻見紅袍一角在巷口打了個翻兒,人就消逝在了巷道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