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更小的貨船,李承壓根就冇先容,像華興人這排麵,必定是不需求的。
關頭是質量,如果想偷工減料,以次充好,華興人可不會吃啞巴虧。
敲定硫磺買賣後,王陸地迫不及待地向李承扣問,你們那邊的福船,傳聞代價比廣船要便宜很多,不知代價如何?
王陸地笑著迴應,華興個人短期並無出海遠洋的打算,像那種兩百料的中型貨船就夠用,有帆有擼,更合適本地岸飛行。
至於香料等南洋特產,燕朝人是有需求,題目是這東西便宜呀,哪能和絲綢、瓷器、茶葉相提並論。
見世人一臉鎮靜,梁繼盛從速出言警示,帶人歸帶人,可不準胡作非為,壞了華興名聲,如果影響朝廷招安,這買賣不做也罷。
五百兩,是李承以為比較公道的代價。
是以,李承等人前來濠鏡,也存在來時半載,去時滿載的特性,如果能加上硫磺一項,便能達成來回滿載的結果。
孟慶祥也跟著彌補,此時從廣東各處運輸糧油、礦產,百餘條船還是太少了,傳聞福製作船業極其昌隆,或許能夠彌補一二。
這不是不還價,而是給大師又找了一份增值停業,三瓜兩棗的,總能從那些窮鬼身上榨出些汁來。
實際上,在徐靖的提示下,李承此次帶來的兩條貨船,裝的根基都是硫磺。
從福建到日本,增加硫磺一項,亦能達到一樣結果。
彆的,從航路上來講,夏季北風時從日本解纜,完整能夠直奔廣東,卸下硫磺,裝載香料,然後趁南風返回福建,再卸下香料、裝載絲綢等貨色,直奔日本,每年一個來回,紅利定能增加很多。
彆的,年青女子亦是重點。
像如許的好買賣,李承等人天然滿口答允下來。
問到數量時,孟慶祥讓王陸地肯定,王陸地也不客氣,直接伸出一個巴掌,表示先來五百艘,如果貨好的話,還會持續訂購。
從海上貿易來看,首要還是大宗商品的來往交換,在這方麵,燕朝作為大國,有著得天獨厚的上風,絲綢、瓷器、茶葉三大利器,俱是外洋諸國求之不得的脫銷貨。
李承隨即出言扣問,除了他帶來的那種兩百料的雙帆中型貨船以外,福建那邊還能製作更大的四百料三帆海船,不知諸位首長看中的哪種?
五百艘?
題目是燕朝人本身啥的有,對外洋諸國並無依靠,遵循目前景象,也就白銀一項,算是燕朝高低喜聞樂見的好東西,關頭是像白銀、黃金這類產品,有兩個共同的缺點,一個是貴,乃至於底子填不滿返程船艙,一個是稀缺,除了日本、呂宋佛郎機人等家裡有礦的,彆的國度自用另有不敷,哪會用來互換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