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如許的好買賣,李承等人天然滿口答允下來。
有人買,哪有不賣的事理?
一樣的規格,廣船隻會更貴。
一艘合格的海船,隻要善加保護,用上四五十年都是常事。
既然有貨可賣,剩下就是航路設想的題目了。
李承再次鎮靜起來,如果不還價的話,他這邊還能賺些差價呢,當下便讓孟慶祥直說,隻如果他能辦到的,必會儘力以赴。
廣船堅毅,題目是鐵力木難尋,可不像杉木,福建大山裡到處都是。
在陸冠南眼裡,如此金貴的鐵力木,必定以製作戰船為先,短期內底子冇工夫觸及貨船,單靠高祥阿誰劃子廠,明顯冇法滿足華興人的運貨需求。
題目是燕朝人本身啥的有,對外洋諸國並無依靠,遵循目前景象,也就白銀一項,算是燕朝高低喜聞樂見的好東西,關頭是像白銀、黃金這類產品,有兩個共同的缺點,一個是貴,乃至於底子填不滿返程船艙,一個是稀缺,除了日本、呂宋佛郎機人等家裡有礦的,彆的國度自用另有不敷,哪會用來互換商品。
是以,李承等人前來濠鏡,也存在來時半載,去時滿載的特性,如果能加上硫磺一項,便能達成來回滿載的結果。
遵循五百兩一艘的話,那就是二十五萬兩白銀的買賣啊,並且另有後續訂單,如果讓福建那些大劃子廠曉得了,還不得瘋掉幾個?
見李承質疑,王陸地隻能委宛表示,華興來崖定居,必定要涉足本地貿易,船隻範圍天然是越大越好啦。
關頭是質量,如果想偷工減料,以次充好,華興人可不會吃啞巴虧。
敲定硫磺買賣後,王陸地迫不及待地向李承扣問,你們那邊的福船,傳聞代價比廣船要便宜很多,不知代價如何?
濠鏡佛郎機人需求的貨色,廣東這邊都能充足供應,你福建、江浙人摻乎出去,不是砸人家廣東人的飯碗呢嗎?
孟慶祥點點頭,隨即又作出彌補,如果有百口來的,一併帶上亦無不成,太老的,或是有病的,還是算了,華興人可冇閒錢替朝廷養人。
如果華興人真能造出質優價廉的紙張來,這買賣可有得做的,遠景之廣漠,足以讓浩繁海商趨之若鶩。
用孟慶祥的話來講,如果華興將來生長起來,對硫磺的需求,能夠用無窮無儘來描述。
王陸地隨即說出質量要求,讓李承等人務必盯緊了,如果達不到華興要求,退貨倒在其次,怕是連朋友都冇得做了。
說白了,不管是從日本到福建,還是從福建到廣東,占用的都是船隻的無效空間,是以生出的利潤,說是純利亦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