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沉浮之蕭後野史_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贏烈卻笑了笑,說道:“固然如許說,但是昨兒東海前沿又發來塘報,稱軍糧不敷,要朝廷再發。庫中現存的糧食多數已調往黃河一帶做賑災之用,那裡另有更多的!朕故此焦炙不已。朝上那幫大臣,吵來吵去,也冇甚麼高見。不是請奏在官方增稅的,便是狐疑贏綿與徐文達通同作弊,私吞糧草,要求嚴查。冇有一個,能真正出運營策,脫此窘境的!真真是一群酒囊飯袋!”他說至此處,非常動氣,不由連聲咳嗽。蕭清婉趕緊替他揉背順氣,又端了熱水喂他吃,好輕易咳嗽停下,方又問道:“這也奇了,自來是雄師未動而糧草先行。出征多少人馬,用時多少,共需多少糧草,一概是估計好了的。二皇子這纔出去多久,就上報朝廷要求追加了?”贏烈道:“這裡有個原因,東海戰事不順,他奏請組建新軍,因此本來備下的糧草就不敷了。”蕭清婉心中道了一句:本來如此。於此事她本有些主張,但是因著前番為天子狐疑,即便眼看贏烈愁眉不展,也不敢再妄議朝政,當下也隻揀那欣喜民氣的話,說了幾句。

林霄目睹滿朝趨附於己,自謂東風對勁,又經常便服在販子走動,聽那官方下的考語。一日,就在一酒坊入耳到兩位儒生說話。隻聽一人道:“聽聞現在京裡的官員,都以獻納傢俬為耀。這是林相鼓起的民風,這位林大人倒算是一名好官。”另一名卻道:“我瞧一定,他若當真為江山社稷,就該拿出些實在的體例,消弭國度的窘境,方是人臣之本。獻納銀兩,是世人皆能做的,他又居著高官,又有偌大一個家世,行此舉實在不值得誇耀。他卻將此事當作誇耀的本錢,聽相府裡的下人說,他會客之時,常提此事,實在是本末倒置。如果他自個兒極力也倒罷了,他卻偏要拉著滿京的大小官員一道替他做這道功德碑,其心如何,也就值得玩味了。”

話至此處,蕭清婉已來至閣房門前,守門的宮人打起了簾子,向內道了句“皇後孃娘來了。”

這兩人隻顧嘴上說的痛快,也不管有冇人聞聲。林霄聞聲如許的話語,也不動聲色,自歸府邸,派人查探了這兩人的來源,知是入京代考的舉子,便隨便尋了些由頭將這兩人逐出京去,遣返歸鄉。本地的學官,揣摩上頭的意義,便將這二人注了個劣。這二人本年科考有望,隻好再盼來年。不幸入京破鈔了很多川資,卻為一場口舌之禍皆成泡影。如許的事情,也不算少,不能一一列舉。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