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風景舊曾諳_第73章 第三十一回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薛阿姨笑道:“都是金陵人家,相互沾親纔是不免。”

賈母一封信尚未全數聽完,已是又哭又笑,抹著眼淚道:“彆人還說我偏疼外孫女兒,隻看這點子東西,就比彆人多用了十倍百倍的心,怎怨得我格外疼她?”世人忙勸了一回。賈母止住淚,轉向此番隨信來的兩個女人,扣問短長。但見金嬤嬤雖是賈府的,又奉養了黛玉多年,倒是隻讓著林柄家的說話。林柄家的也利落簡便,一張嘴劈裡啪啦,幾句話就將事情統交代明白了。賈母更加歡樂,道:“公然林姑爺家裡的人,最會說話。”更多拿一個上等封兒賞了,命鳳姐更加留意關照林府的人起居歇息。鳳姐忙承諾了。這邊林柄家的和金嬤嬤自施禮辭職不提。

鳳姐聽了,就把兩個眼睛將賈璉重新到腳、再從腳到頭高低看了有三四遍,然後鼓掌笑道:“哎喲喲,我的二爺,公然是出去了一趟的人,顛末事體、見過世麵了!就這麼心機詳確,我這個木腦筋袋草肚腸的,再也想不到呢。”一邊說,一邊笑得腰身亂抖。賈璉那裡肯叫她如許打趣,兩個就在坐上頑鬨起來,好一番才罷。

賈璉道:“這倒不是。固然多少也有些乾係。便是先前南下時候,措置折賣的先林姑媽名下的那兩個莊子。莊子上有幾房故鄉人,當時是本身要放出去。現在不曉得怎的,又求到太太身邊的人,遞話說還想返來服侍原主。成果太太就來問我他幾個到底如何出去的,後又扯到南邊的財產,隻說那些田莊、宅子上到底都是多年的老奴,凡事還以體恤為上,就有甚麼錯處、做得不到的處所,也該多少包涵著——這不是冇來頭的話?我又不曉得究竟深淺,也不好多辯,隨口答允幾句,前麵總還得再出去檢察兩遭。”

賈母又跟王夫人、薛阿姨並李紈姊妹說:“這甄家也是我們家的老親了,又是世交。前頭隻傳聞他家大蜜斯定給了忠獻伯家,卻不曉得繞來繞去,到底還是自家親戚。”

這黛玉信上先問了外祖母安,又這邊母孃舅母並兄弟姊妹們好,然火線是本身這些日起居去處。本來黛玉自六月上旬末隨章望佳耦到南京姨祖母家,到六月中,朝廷終究發明旨,允林如海辭去巡鹽禦史一職,轉授觀文殿學士,又憫其國事勞損、沉屙初愈,且有外祖母文華公吳太夫人玄月間嘉壽,故特允其攜家眷前去奉恭行孝,待次年正旦還京入朝侍駕。林如海欣然領旨,平常州舅家去了信,言明景象,先到南京拜見姨母,以後就到外祖母跟前奉養。因他自上辭表起,家中已作安排,故兩三日工夫即便清算安妥,大船走長江水路到南京,黃尚書府裡一家團聚、親戚會聚。又因六月廿二乃是黃幸妻王氏的內侄王葳與甄家大蜜斯結婚穀旦,忠獻伯府先請了黃幸一家、章望一家為高朋,聽聞林如海父女在彼,立時再三邀了同列高朋,因而總得再在南京盤桓幾日才氣出發平常州去。這南都城黛玉雖是初到,卻素知金陵乃外祖客籍,就是史、王、薛幾家,也皆從金陵立起的根底,故而與林如海一起用心留意,細心遴選了處所土儀奉上京師:一來慰賈母故園鄉思,二來也與兄弟姊妹們同玩同趣。至於其他則是時令的常例物件,無可多說。信末,再拜賈母安康福壽如此。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