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風景舊曾諳_第19章 第九回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章回一眼望去,隻見房門虛掩,銅鎖搭在一邊,便曉得父親章望公然便在內裡;掂一動手上東西,便是阿誰素布的包裹,像想到甚麼,又笑一笑,這才放輕了腳步,漸漸推了門入內。

章回笑笑,眉眼神采裡卻顯出不覺得然。瞿一波見狀又笑,握了他的手,隻說:“打趣、打趣。可不敢真有如許的心機。不過此次公然不是老爺們肯放人,是老爺許出了誇獎的物件兒,叫人返來取,又怕不謹慎拿錯弄壞了。我才自告奮勇過來幫看著,也趁這空兒躲了前麵兩篇詩賦去。”

瞿一波忙奉告道:“難怪懷英不曉得,也是纔出的變亂兒――你可還記得小北門那邊、顧塘河同飛雲渡訂交的處所?那一帶俱是河灘,堤防難建,又冇個橋,行動來往時一貫不便當。卻有個皮匠,本姓王,就住在小北門那一帶子土牆下,去歲為給兒子娶媳婦,造新房挖地基的時候,竟從三丈深的地下刨出整整一罈子金銀元寶來。人都當是異景福運,這王皮匠倒是個誠懇人,隻說身輕福薄,無主的財物必不能密下、放心使在自家,倒是捐出來給大師做個善事纔好。因而便報了地保、縣官,拿這一罈子金銀作資,又有各家捐湊的一些,清了河灘,在飛雲渡上修起一座橋來。這新橋恰是昨日才立起來。縣官蘇老爺定了名,就取王皮匠本名,叫做‘椿庭橋’,請了城裡凡有文名的一同疇昔,要作詩賦銘記呢。這但是可貴的一樁功德、大事,明天又正逢著詩會,大師為這個喧華群情,說定要做出好的。一廂裡又說,要做得好的必得有個彩頭。成果伯源老世翁當眾親口就許下了那方‘滿庭蘭桂’的硯,因打發人立時返來取,我便趁空兒也走著一趟。”又笑道,“現在你返來,倒是恰好了――老世翁最愛這方硯,雖許出去,必然是肉痛的;懷英速速與我一同疇昔,縣學裡一篇好辭賦,就把它得返來,也省了將來幾日連連的念。”

瞿一波頓時笑起來,說:“懷英真真會諷刺人,有你在跟前,我那些東西那裡就能入得了眼了?不過是老爺們提攜,拿我充個數,也免得外頭總說府裡仗著書香大族人多才子多的欺負旁人。”

章回原自垂了手,笑嘻嘻任父親打量。這時聽他問,忙答道:“是。兒子正月廿六收到的哥哥手劄,當日就稟了黃、程、黎幾位先生,安排了書院裡事件,又與大伯父家去信奉告。次日書院裡諸位先生處一一告彆後,就與教員一同到大伯父家裡。本想隻在姑祖母那邊奉養兩三日就回,但因伯父伯母帶著往忠獻伯王老將軍府上問安,垂白叟賜下貴重物事,不敢等閒接管,這才又在南京待了幾日,抄了一卷《法華經》回饋送去。是以上是昨日一早才登的船。因初七,過鎮江時遇著小潮,在港裡避了一夜;今晨一早趕路,正趕巧了順風,水路輕巧,倒是未曾讓家中久候,扳連老太太、老爺太太並父親母親擔憂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