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風景舊曾諳_第114章 第四十七回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作者有話要說:  大師新年歡愉!

這長鳶、長鶴,恰是壽芩和喬氏居長的兩個兒子,都已結婚立室,品學俱優,經拔貢保送到國子監讀書,乃是壽家小一輩中依托了希冀最多、舉業前程也最好之人。壽琳聽喬氏扯出這兩個來,中間的壽芩雖不出聲卻點頭擁戴,如何不曉得他伉儷兩個的企圖?隻是越明白企圖,對壽芩的絕望就越深。再看薑太夫人麵色神情,也同此心。壽琳隻能在肚裡感喟,道:“就是為了他們兩個不受無辜扳連。”一句話說得壽芩和喬氏當時變色。壽琳才搖一點頭,持續說道:“明曉得母親反對,不睬不睬,還是強行定下後代婚事,是為子不孝;長女被胞妹掠取了婚事,卻不對其安撫彌補,也不怒斥幼女,是為父不慈;為著自家顏麵私利,成心欺瞞,算計胞妹外甥,是為兄不友;偏疼幼女,一味放縱乃至弄出姊妹易嫁的醜事,根子是平常的辦事不公;前麵為了踏實麵子,不肯直言回絕堂姐的說親,倉促忙忙與胞妹家訂婚,前麵為了諱飾幼女的私交醜事又催著長女出閣乃至於胡亂許嫁,這很多各種,乃是不智……還要我持續數下去嗎?”

喬氏道:“恰是老爺這般說的,姑太太聽差了。跟白家定下的,真的是鶯娘,不是她二姐。這也是蘿mm的意義。”說著就低聲催壽蘿:“蘿mm,說話呀,解釋給大姐姐聽。”

世人見她聲色峻厲, 紛繁心下一震。族老中一名是跟壽鏡深、壽祖明一輩的,名諱鑒安, 一名跟壽鍇、壽鉉平輩, 名諱銀國,因笑說:“琳姐兒還是如許細心。”

壽琳道:“不是我不留給她活路,是她本身作歹,堵死了活路。也是你這個做父親的,一味放縱,不教正道,讓她走了死路。”說到這裡頓了一頓,冷靜地看了壽芩幾息工夫,才重重歎一口氣,持續道:“這也是我明天要代老太太說的第二件事情。老二,你在兩個女兒婚事上,犯儘了胡塗。一屋不掃,難以掃天下。一家之事尚不能平,又如何措置一族?今後,你就放心讀書,族中的事情就不必再操心了。”

卻說壽家之人既到衢州,見到薑平、洪大一行,奉上家中手劄,又問壽雁娘傷勢規複。薑平得知諸暨景象,自是歡樂,好言勸說雁娘一番,便送她還家。洪大雖討情之所鐘,到底曉得分寸好歹,隻備妥車馬一起送到諸暨,又攜重禮恭恭敬敬上門稱謝,然後才按原定路程持續往南邊辦藥去了。這邊自有薑平將一起上各種奉告薑太夫人等人。不幾日,黃幸和王夫人的手劄也從南京快馬送到。壽家世人這才曉得壽雁娘這一番艱險,又忍不住感慨人間緣分奇妙。壽琳自是穿針引線,兩端說合,不過大半個月工夫,兩家長輩就將洪大與壽雁娘這樁姻緣定下,隻等洪大自南邊返回,便行大禮結婚。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