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章霈說:“跑那裡去了?如何這會子纔來?還不給大人、先生們倒茶賠罪!”章回趕緊又給世人賠罪,親為奉茶。董笠和蘇明都站起來接了杯子,一邊笑著說:“懷英多禮。都說‘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明春兄弟結伴一齊進京,我等隻等著聽蟾宮折桂、甲第連雲。”
吳太君笑道:“我們家能有甚麼微末功績?這都是他們小我的天賦並本身實在下的苦功。他們真要謝,也先謝董大人、蘇大人興學重教,聯絡牽頭本地各家一齊籌義塾建書院,帶領這股子好文進取的學風,纔有現在的光彩。你們說,是不是這個事理?壽哥兒,你說,我講的對不對?”林如海起家笑道:“老太太說的,公然正理。”
纔到正廳,常州府知府董笠、武進縣知縣蘇明正吃茶,章霈、章霂、林如海坐著相陪,又有縣學一乾夫子在坐。見吳太君出來,世人慌得一道起家。董笠、蘇明就請吳太君上座穩坐了,然後才堆了滿臉的笑,一齊向吳太君施禮,口中說:“恭喜老夫人,老夫人大喜!今歲鄉試,府上小五爺、小六爺、小八爺和官保巷的章程章喬伯大爺都高中了!小柴五爺中了八十七名,小僚八爺中了三十名,章程大爺中了十九名,偃六爺更高中了鄉試頭名——太夫人府上,又出了一個解元郎啦!”蘇明又說:“偃六爺本年不過十九歲,不滿二十歲的解元郎,百年來常州府統共也隻得兩位,都是出自貴府的,上一名便是文昭公。現在又出一名,端的是家學淵深,薪火相傳,子孫繁華,福澤綿長無儘絕!”
=
=
章霈笑道:“望兒和魁兒最要好,由兒他們兄弟也從小最親。這當頭先讓由兒替他兄弟們忙活,等下個月天然輪到偃兒、僚兒、柴兒他們幫襯迎親,一個也滑脫不成——也是兄弟敦睦、同心同力的事理。”
吳太君又問:“不曉得他們兄弟幾時家來?我們家裡這邊是如何個主張安排?”邊說,邊看章霈、章霂兩個。章霂剛起家要答,章霈笑道:“老太太今兒太歡暢,竟忘了月前幸哥兒就寄了信來,他們是要跟大姐一道兒乘船家來的。本來定的啟程日子就是十七。不想今番孩子們如許爭氣,偃兒更取中體味元,鹿鳴宴斷斷是缺席不得的,大姐姐和建幸也必然要與他們謝師會席。如許算起來總得再有兩三天解纜。從家裡過來前,我就已經使望兒、由哥兒安排調配人手往南京去驅逐,母親儘管放心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