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個姬無涯,本太子/本王/本殿下那麼當真地聽你講故事,搞了半天,你他奶奶的竟然在偷偷拍馬屁!
隻聽姬無涯說道:“這件事傳開以後,四周的百姓都說,被救的張大成是個孝子,救人的公子是個義士,垂垂地,那片湖便被人叫成了‘仁義湖’。”
姬無涯一臉正色道:“臣是實話實說,究竟是如何,臣便如何說。”
姬無涯道:“二十年前,城北有一名百姓叫張大成,他在做些木工活計保持生存以外,也常常去四周的湖泊河道旁打些鮮魚、采些菱角,賣與四周族學的門生,好換些散碎銀兩給家中老母看病買藥。有一日張大成在一處湖泊邊撈魚,不防腳下一滑跌入水中,他本來會些鳧水的工夫,怎奈被湖中富強的水草纏住了腿腳,一時之間,張大成擺脫不得、越陷越深,口鼻與胸腹不竭被灌進冰冷的湖水,命懸一線。”
眾皇子聽到這裡,心中已經模糊猜到這片湖應當就是所說的“仁義湖”了,隨後,公然聽到姬無涯印證了他們的猜想。
說完,天子又轉頭望向姬無涯,一臉雀躍地說道:“愛卿,那我們這就解纜去仁義湖吧,朕倒要看看這雨中仁義湖現在是個甚麼風景,皇兒們隨朕一同前去。”
諸皇子見機的應諾:“遵旨!”
眾皇子不約而同瞪大了眼睛。
現在修汗青這行的人都這麼不要臉嗎?
崔家屬學裡,崔行初趴在桌子上閉目養神,將雨聲當作了背景音樂。
中午不睡,下午崩潰。
他接過二皇子的話道:“二皇子,陛下已然已經呈現在那故事中了。那位救了張大成的華服公子,四周百姓歌頌的那位義士,恰是當年微服出行、年不過二十五的陛下。”
竊竊絮語交叉而成的韻律,讓她生出了一種彷彿在班級課堂午休的感受,反倒是一陣好眠。
方纔,她跟著堂姐妹們在族學裡用了飯,還與世人分了本身帶的芝麻糊粉和小點心,預備著下午下了族學再回家。
中間的各種聲響不竭地傳入耳中。崔行蓉和崔敏珠在辯論誰的樂器纔是《南木曲》的合奏中最首要的一個,小堂妹崔行如啃著點心不斷跑動,崔行月與那位清秀內疚婉的女子低聲議論著一點都不內疚的話題――明天偶遇了個好帥的某某公子,前天買了本某某才俊寫得的詩詞集……
太子領著世人齊齊跪地頌道:“父皇仁愛百姓,乃萬民之福,兒臣等定以父皇為範,施仁佈德不求回報。”
到了這個時候,眾皇子再不明白是如何回事就枉為龍子了。看著姬無涯和天子一副君臣相談甚歡的模樣,都是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