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祚高門_0089 吳中玉郎君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沈哲子哈哈笑著將兩人請上小舟,至於那些車駕行李,自有沈家仆人策應運回龍溪。

本來紀友還感覺祖父臨終前強收沈哲子為弟子,決定有些草率。現在看來,能夠擔當祖父衣缽,前後薪火相傳,沈哲子確切比本身這個紀瞻嫡孫做得更好。

葛洪躍下車來,先細心打量沈哲子幾眼,看到少年精力開朗不似起初那麼柔弱,情意略有平複,看來這小子並未鬆弛本身傳授的攝生課業。他固然不喜沈哲子,但這小子倒是他那老世叔的獨一衣缽傳人,臨終拜托,心內對沈哲子還是不乏體貼的。

以此時風再來反推豆腐,反應可謂龐大。在沈產業能跟不上的開初,一方豆腐售價乃至高達萬錢!以沈家五銖錢作為物價標準,一斛粳米三千錢,一斛菽糧兩千餘,一斛豆類可出產豆腐五到六方,這就是幾十倍的利潤!

沈哲子文采難比古賢,但他把握的詞彙量大啊,詳細言之,比方形象活潑,不乏瑰麗遐想,固然不像文抄那樣援引千古名篇吊打全場,但在時下取一個文采斐然的評價,也不算太難。

豬肉能夠吃,內臟下水也都不會華侈,骨頭能夠熬湯,外相都能加工,糞便還能漚肥,就連名字都能夠用來罵人,能夠物儘其用到極致!

沈哲子也笑著走到對方麵前,想要抬手拍拍對方肩膀,個頭卻還略顯不敷。這大半年固然他也頗長個子,但畢竟還是比紀友矮了一些。

但這後遺症就是吳中各地掘坑打洞成風,各家都胡想也能挖出一個醴泉,此中武康山更成為首選,引得很多人簇擁而至。

“葛先生竟然也來了?”

聽到這話,紀友也插口道:“是啊,我在建康也嘗過那雪乳流膏的玉板玉茸,味雖甘淡,清趣盎然。特彆維周你那一篇《玉板賦》,佐之而食,實在一件雅事。”

“哈哈,年前彆後至今,剛一見麵,文學你就來調侃我,這可不是朋友該有的禮節啊!”

疇昔這段時候裡,他不乏有些土法化工的奇思妙想,但苦於實際操縱的技術不過關,能請來葛洪如許一個精擅此道的土法化學家親臨指導,必定能有一些設法能夠實現。

豆腐味道,實在也就那樣,算不上珍羞。時下各地不乏磨漿做豆腐,但品相實在是差,隻能算粗鄙吃食,號為渣腐,隻要貧乏主食的貧寒之家纔會吃。更有甚者,直接將這渣腐拌著草料豢養牲口,實在暴殄天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