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仕進,潘二的官不但是韓四提攜的,並且做得遠冇韓四那麼大;論人丁,潘家的人丁也不見得比韓家暢旺;但如果論秘聞,韓家真比不過潘家。
段吉慶一刻不敢遲誤,從徐氏手中接過行李,就在世人攙扶下爬上馬背,跟關班頭、潘掌櫃和韓大一道孔殷火燎往走馬趕。
小外孫說走就跟著女兒走了,段吉慶一樣不風俗,不過隻是剛開端那幾天不風俗。他要忙著收春茶,好不輕易把茶葉收齊了,潘掌櫃又拿著潘二的手劄找了過來,不但想幫潘二在城裡置個宅子,還籌算在城裡買幾個鋪麵做點買賣。
“謝段兄,那我等先告彆,我等明天必然到。”
“彷彿是家裡丟了兩隻雞,他想去瞧瞧是不是跑山上去了。”
潘掌櫃在城裡新開的當鋪有段家和韓家的股,新開的茶行一樣有段家和韓家的股,之前那些幫在江南大營效力的同親捎信捎銀錢的事,現現在也一股腦交給“同興當”辦理。
“本來如此,看來我等來得不巧。”
琴兒帶著娃去直隸跟韓秀峰團聚以後,偌大的新家不能冇人住,段吉慶乾脆讓老伴兒和兒子搬了過來,既能幫女後代婿看家,又能就近照顧正在蓋的新屋子。隻是小外孫不在,徐氏感受家裡還是顯得有些冷僻。
“哦。”
“總算醒過來了,明天中午醒的,正在裡屋躺著呢。”韓大婆娘謹慎翼翼地說。
與其說是宅院,不如說是一個園子。
“菩薩保佑,醒過來就好。”段吉慶這纔鬆下口氣,一邊在世人攙扶下領著從城裡請來的兩個大夫往裡走,一邊心不足悸地說:“嚇死我了,可不能再出事,你們幾個全給我聽細心了,你們能有明天,能過上現現在這好日子,滿是沾你弟的光!老爺子和老夫人如果出點啥事,你弟這官就做不成了,就得回籍丁憂。以是家裡誰都能出事,唯獨老爺子和老夫人不能出事!”
……
潘掌櫃一樣認識到韓玉貴真如果死了,韓四這官就做不成了,而他家老二也就少了個背景,顧不上再坐抬杆,竟翻身下來道:“劉老爺,段經承,我跟關班頭一道先回城,要做哪些籌辦我清楚。”
他從走馬崗趕到城裡要一天,從城裡找到這兒又是半天,段吉慶認識到親家公這會是死是活都兩說,想到親家公真如果有個三長兩短,韓四就得回籍丁憂,頓時心急如焚,竟指著韓大吼怒道:“我之前是咋跟你們交代的,讓你們貢獻父母,你們兄弟倒好,你爹那麼大年紀了還讓他上山,這不是冇事謀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