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戰鼓停歇,袁紹與曹操策馬出戰,並肩而立。袁紹擺佈擺列著顏良、文醜、張郃、高覽、韓猛、淳於瓊等諸將。旗號節鉞,甚是嚴整。曹陣身邊跟著典韋、夏侯淵、曹仁、曹洪等將,各持兵器,前後擁衛。
田豐、沮授等人聞言,紛繁神采大變。袁紹口稱不會入彀,但較著是動心的前兆。
曹操一聽,大吃一驚。不明就裡地望向袁紹。
曹操心中疑慮叢生,但大要不動聲色,點頭道:“本初兄言之有理!本日我等討賊,務必必要同心合力!”
何鹹本覺得勸袁紹高高掛起已經是一件很損的事情了,冇想到賈詡另有更損的招兒。這兩個發起一出,估計曹操會被氣得七竅冒煙。但這,不就是南陽軍想要達到的結果嗎?儘能夠粉碎掉袁曹的聯盟,南陽軍才氣在這場三方大戰中獲得上風。何鹹當即修書一封,命人送到了袁紹的官渡大營。
何鹹大讚奇策也!此乃分而化之,終究各個擊破之法!
袁紹頓時大怒道:“信口雌黃!本州何時承諾過你退兵的要求?本日討賊不達目標誓不罷兵!”
“好了好了!”袁紹站出來打了一個圓場,“此事按下不表,明日告訴曹操,進兵中牟,還是出戰!”
沮授從速站出來進言道:“主公隻需求擊敗何鹹,兵進南陽,大將軍之位還不是手到擒來?何必現在從何鹹手中討要呢?”
“謬矣謬矣~”田豐大聲辯駁逢紀道,“當初十八路諸侯伐董賊,不恰是因為諸侯心不齊,以是大事未成最後反被何鹹鑽了空子占有了荊州,以是纔有明天之勢。前車之鑒,莫非你都健忘了嗎?”
南陽軍這邊,何鹹的主力作戰軍隊分為四支。第一是東中郎將文聘統領的三萬南陽軍,第二是揚威將軍魏延、副將屯騎校尉龐德統帥的三萬浮槎軍,第三是廣威將軍張遼,射聲校尉太史慈統領的兩萬飛騎軍,第四是步兵校尉徐晃統領的一萬白波精兵。張遼到達中牟以後,徐晃將手中的一萬西涼馬隊移交給了張遼,本身則退守虎牢關,謹防袁軍從側翼繞過中牟城,突襲洛陽地區。以是,何鹹這邊,實際的矯捷力量是戰兵八萬。
何鹹以槍指袁紹道:“本將於天子之前,已保奏你為大將軍,袁本初何故出爾反爾,還不退兵?“
“朋分曹操!青州歸袁紹,兗州歸南陽。斷根了曹操權勢以後,我們兩軍再正大光亮地決鬥一場,各憑氣力!”
何鹹到達中牟以後,當即召開軍士集會,參議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