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兩萬裡_第38章 大浮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幾天白日,我們飽受飛濺的冰屑的攻擊。偶然大霧滿盈,站在潛艇的一端會看不見潛艇的另一端;偶然,俄然暴風高文,大雪飛舞,厚厚的積雪得用鐵鎬才氣鑿開。隻要在零下五度的氣溫下,鸚鵡螺號滿身高高攀會被冰層覆蓋。如果是一艘帆船,那麼滑輪都會被解凍在滑輪槽裡,帆索有能夠冇法伸開。隻要不使帆船、由不燒煤炭的電動機推動的船才氣夠到如此高緯度的海疆來冒險。

第二天,三月十九日淩晨五點,我又回到了客堂。電動測速儀奉告我,鸚鵡螺號已經放慢了速率。此時,它正在排空儲水艙,向海麵上浮,不過很慢。

不能!一陣撞擊聲奉告我,鸚鵡螺號撞到了大浮冰底部的大要。按照撞擊聲估計,冰層還很厚。用帆海術語講,我們“觸礁”了。不過,方向相反,是在1000英尺深的水下。也就是說,在我們的頭頂上,有2000英尺厚的冰層,此中1000英尺[3]浮出水麵。是以,這裡大浮冰的高度大於我們在它邊沿測得的高度。情勢不容悲觀。

在如許的氣候前提下,氣壓計的指針普通處於低數值的程度,乃至跌到了73.5厘米。羅盤則冇有任何精確性可言,越是靠近不能與地理南極混為一談的地磁南極,發了瘋似的指針唆使的方向就越是南轅北轍。因為,遵循漢斯頓的觀點,地磁南極大抵位於南緯70度、東經130度;而按照杜佩雷[1]的察看,地磁南極位於南緯70度30分、東經135度。是以,必須把羅盤挪動到潛艇的各個部位,停止多次察看,再取各次察看的均勻值,才氣得出大抵的方位。不過,我們常常憑估計來標註鸚鵡螺號飛行的線路。因為航路蜿蜒盤曲,方位標不竭變更,用這類體例標註航路不太令人對勁。

“從上麵?”我大聲喊道。

越是往南走,像島嶼一樣的浮冰就越多,並且越大。成千上萬的極地飛鳥在一座座冰島上壘窩築巢。海燕、羽毛吵嘴相間的海鳥和鸌鳥的叫聲震耳欲聾。有些飛禽把鸚鵡螺號當作了鯨魚的屍身,飛來停棲在它的船體上,用它們堅固的尖嘴把鋼板啄得叮噹作響。

洋麪上,一條令人目炫的紅色長帶向南一向延長到地平線邊,英國捕鯨船稱之為“冰帶”。哪怕冰層再厚,也不能夠使冰帶變暗。它預示著浮冰區或浮冰山的呈現。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