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侍掩嘴輕笑,頗露女態:“棠大人客氣了,翰林院裡的大人們哪個不是日理萬機胼手胝足?奴婢聽主子們調派,多跑幾趟腿當是活絡活絡筋骨了,無妨事的。”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正正帽簷,清清嗓子,“奴婢不過禦前傳話的小寺人,當不得‘公公’二字,本來賤名不配入您耳朵,您若不嫌棄,喚奴婢張吉便好。”
待青衣袍角藏匿在角門後再尋不見時,棠辭背過身來,倚在粗可合抱的梧桐樹乾上,闔目哭泣。
婦人亦是以扇遮麵輕笑一聲,摸了摸孩童的後頸,遙手一指,柔聲道:“傻孩子,那不就是你mm?”
舊事如煙,前塵似夢。
“失心瘋……失心瘋……”棠辭喃喃著反覆了幾遍,腳步閒逛,眼神渙散而板滯,忽而又扯起嘴角諷笑,“仁厚慈愛?仁厚慈愛……好個仁厚慈愛!”
會仙樓。
拱手道:“夏末秋初氣候最為開朗,在屋裡坐久了腿腳發麻便深思著到院子裡舒緩舒緩,未曾想勞累了公公。”
“甚麼差使?”比腦筋轉得更快的是嘴,棠辭還不及在內心回味邇來發到翰林院裡傳看的奏摺邸報,以期尋到蛛絲馬跡,便脫口而出。
嬰孩本日洗三,最是忌諱汙言穢語,遑論其生母就在中間看著?
棠辭收回打量的目光,定睛看向張吉,又笑道:“張公公談笑了,內宮二十四衙門,能躋身到禦前謀事的百裡挑一,一聲‘公公’您擔得起。”
張吉被棠辭捏得肩骨生疼,隻顧著從中擺脫出來,一時也冇辨清她令人尋味值得窮究的語氣。以往在禦前服侍是聽人提及這棠辭脾氣乖張怪癖,本日得了天子口諭的時候也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過來,可俗話說得好,君子動口不脫手啊,這看著弱不由風的一小我,怎地力量大得驚人?
麵前的張吉,從其鬢髮烏黑身姿矗立觀之,應是自小淨身入宮,此時當不過雙十的年紀,言辭不似平常寺人粗鄙並不希奇。
“烏夜啼。”
三四歲的幼女被母親抱在膝上,烏黑的眼睛略過摞滿方桌的精美玩意兒,徑直盯著比本身高出好幾個頭的姐姐手裡的一串珍珠,再移不開視野。
永嘉順手撈起桌上的又一串珍珠,伸到安寧麵前晃了晃,冷著張臉:“這是一對兒,你要麼?”
張吉聽多了恭維阿諛的話,見慣了風吹牆頭草的嘴臉,彆說一句話,即便一個字也能辨出此中的真情實意占了幾分。人天生愛美嫌醜,寺人也不過乎,他先前在遠處打量便感覺棠辭模樣生得極好,現在近到跟前更如同與謫仙說話似的,本就心生靠近之意,又聽棠辭語氣竭誠誠心,臉上笑開了花,豎起大拇指讚道:“棠大人不但文章寫得璧坐璣馳,哀梨並剪,人也討巧,難怪才入了翰林院小半年,陛下就發派了差使!”